地名:黃甲街道 | 隸屬:雙流區 |
區劃代碼:510116006 | 代碼前6位:510116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川A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0200 |
轄區面積:約32.0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01萬人 |
人口密度:約218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雙華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雙流縣黃甲街道雙華社區地處黃甲街道北端,距成雅高速路1.5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3公里,幅員面積6.0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302人,2013年人均純收…[詳細] |
檬子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檬子社區由原檬子村和紅河村合并組建。位于黃甲街道東北部,是雙流縣縣城和王家場場鎮的中間地段,是雙流縣東升街道、勝利鎮、黃甲街道的交匯處。
檬子社…[詳細] |
王家場社區 | ~003 | 主城區 | 雙流縣黃甲街道王家場社區屬黃甲街道七個村(社區)之一,由原來的場鎮社區和黃瓦村村委會2004年6月21日組建而成。全村幅員面積3.25平方公里,轄5個…[詳細] |
長埂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長埂社區位于雙流縣黃甲鎮東部,東與公興鎮灣河村,南與公興鎮朱家村、黃甲鎮王家場社區第四居民小組相連接,西與王家場社區第二居民小組、雙華社區第五居民小組…[詳細] |
文廟社區 | ~005 | 鎮鄉結合區 | 文廟社區基本情況
文廟社區地處牧馬山腹地,東與黃甲大道相鄰,南與黃甲場鎮相鄰,西與機場二跑道相鄰,北與檬子社區相鄰,距雙流縣城8公里。轄區內交通便利…[詳細] |
一里坡社區 | ~006 | 鎮鄉結合區 | 一里坡社區基本情況
一里坡社區得名于境內的一條長500余米(1華里左右)的陡坡。
2004年6月,黃甲鎮并村并組,一里坡社區由原…[詳細] |
八角社區 | ~007 | 鎮鄉結合區 | 黃甲街道八角社區地處牧馬山腹心地帶,距雙流縣城9公里,與勝利鎮、公興鎮接壤,與文畝社區、王家場社區,一里坡社區相毗鄰。
八角社區地屬淺丘,面積4…[詳細] |
青云寺社區 | ~008 | 村莊 | 青云寺社區:由原青云寺村變更而來。轄原藕塘社區雙興大道中心線以南,原雙塘社區雙興大道中心線以南、華府大道四段中心線以西、華府大道四段延伸線中心線以西,…[詳細] |
地名由來:
清代有黃姓人氏因軍功受恩蔽居此,名黃甲場。
基本介紹:
黃甲鎮,地處牧馬山腹地,幅員面積32.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367畝,其中田19,313畝,地4,054畝。轄3個社區,4個行政村,45個組,總人口1.9萬人。
鎮內交通發達,區位優勢明顯:距成都市區20公里,距雙流縣城7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10公里,緊鄰航空港開發區和牧馬山旅游新城建設管理委員會。國道成(都)雅(安)高速公路穿越鎮內6.5公里,距成雅高速公路雙流開口處1.5公里,雙(流)華(陽)公路穿越鎮內2公里,黃(甲)勝(利)大道、雙(流)永(安)公路、板(橋)公(興)路貫穿全境,成(都)樂(山)大件路緊鄰我鎮而過,形成了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
2003年,全鎮農村經濟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黃甲街道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1年10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黃甲街道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三國,劉備建蜀,始為重要的軍事營地。
元設黃甲鄉。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第二區維新聯保。
民國三十年(1941年),分為維新和牧馬2鄉,屬一區。
1950年,屬雙流縣第四區。
1955年,雙華鄉雙華、紅河、檬子3村和維新鄉農業生產合作社劃歸黃甲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62年11月,劃歸雙流縣中心區。
1981年,公社改鄉。
1993年,由雙流縣直屬。
2000年,鄉改鎮。
2011年,鎮改街道。
20
雙流黃甲麻羊,是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黃甲鎮的著名特產,該品因為皮毛呈黃褐色,其間又鑲嵌著勻稱的黑色斑點,所以人們習慣地稱之為“麻羊”;再因為開明王當時的都城在廣都,偶然一夜“自夢廓移”,此后“乃徙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