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羅江鎮 | 隸屬:通川區 |
區劃代碼:511702102 | 代碼前6位:51170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S |
長途區號:0818 | 郵政編碼:635000 |
轄區面積:約5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73萬人 |
人口密度:約71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三橋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該境內有三座橋,社區以此為名。1999年成立羅江街道居民委員會,2003年正式成立羅江鎮三橋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高石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此地地勢較高,山上有許多石頭,社區以此為名。…[詳細] |
石燕社區 | ~003 | 村莊 | 該境內有一石頭形似燕子,故名。1976年前名為達縣羅江公社11大隊,1984年撤鄉建鎮,1992年更名為達縣市羅江鎮石燕村,1999年設立地級市,更名…[詳細] |
魏興社區 | ~007 | 村莊 | 舊時魏姓人家搬遷于此興市,故名。2020年5月18日將石廟村、友誼社區、柏林社區、中心社區合并,設立魏興社區,社區性質調整為城市社區。辦公陣地設在原魏…[詳細] |
金鳳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取金龍寺和鳳凰山的首字得名。前身為達縣羅江公社2大隊,1992年更名為達縣市羅江鎮金鳳村,1999年設立地級市,更名為達州市通川區羅江鎮金鳳村,202…[詳細] |
太河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此地為一平地,古驛站太平場臨河邊,村名以此為名。…[詳細] |
廟坪村 | ~204 | 村莊 | 此地地形平坦,旁邊有一座古廟,取兩處中一字為村名。…[詳細] |
天池村 | ~205 | 村莊 | 取小地名懸天觀之“天”和駐地老池埡之“池”字為名。…[詳細] |
紅梁村 | ~207 | 村莊 | 村內群眾種植高粱較多,高粱成熟時呈紅色,寄托著老百姓年年豐收的期望,故名。…[詳細] |
高巖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此地地形為大巖石,以前曾有高氏家人聚居,故名。…[詳細] |
北斗村 | ~209 | 村莊 | 此地地形象斗形,處于原魏興鎮的北面。1982年前名為達縣魏興鄉北斗村,1993年更名為達川市魏興鄉北斗村,1999年設立地級市,更名為達州市通川區魏興…[詳細] |
大坪村 | ~210 | 村莊 | 此地地勢較平,大多數都以坪壩為主,故名。…[詳細] |
鳳尾村 | ~212 | 村莊 | 此地處于鳳凰山(當地風景旅游區)的尾處,從上俯瞰猶如鳳凰的尾巴,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清康熙末年,羅姓三兄弟在州河邊經營鹽業,生意興隆,顧客日增,遂成集市而得名。
基本介紹:
達川市轄鎮。清屬綏定府清風鄉,1940年置羅江鄉,1952年建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5年復建鎮。位于市境中部,州河西岸,距市府11.5公里。面積52.3平方公里,人口2萬。210國道南北貫通,州河常年通航。轄高石、金鳳、洞巴、太河、密林、廟坪、天池、紅梁、老林、高巖、石燕、紅營12個村委會和居委會。有以建筑、建材、飲食服務為主的鎮辦企業。農業主產水稻、小麥、薯類,兼產油料、蔬菜、水果。養殖業以生豬、牛、家禽、淡水魚為主。市第二人民醫院坐落鎮西。現代軍事家、國防科學技術創建人之一張愛萍出生于該鎮。
榮譽排行:
2015年4月,被命名為2014年度四川省省級生態鄉鎮。
文化旅游:
神劍園(英譯:ExcaliburPark)位于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羅江鎮高石村的張愛萍將軍故居,是為紀念神劍將軍張愛萍所建。景區主要由張愛萍故居、紅軍文化陳列館兩部分組成。2018年12月,入
位于達渝高速公路羅江入口處旁的張愛萍將軍舊居已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達州地靈人杰,英雄輩出,尤以通川區羅江鎮最盛。“木有根,水有源。”張愛萍將軍故居在今羅江鎮高石村,先祖南宋末年即為當地
北起羅江鎮,南抵明月江,由北向南的山峰有犀牛山(主峰海拔692米),龍形山、月耳崖。一般海拔500-600米,相對高差200-300米。犀牛山森林茂密,是達城的天然氧吧。成都金犀牛公司正投1
仙女洞巴渠文化自然村又名達州市仙女洞度假村,位于原-長儒將張愛萍將軍的家鄉--通川區羅江鎮,距達州市11公里,占地面積115畝。該村的前身是軍事禁地,代號“515”工程,1968年被國家物質
伍家巖摩崖造像位于通川區羅江鎮洞巴村,年代為明。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2010年10月,被公布為第二批達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置羅江鄉,屬達縣。
1958年9月,鄉改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鄉。
1985年1月,鄉改鎮。
1992年7月,劃歸達縣市(今通川區)。
2019年12月,通川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原魏興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羅江鎮管轄。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955)。原名張端緒。1910年1月9日生于四川達縣羅江口鎮張家溝。1925年在達縣中學讀書時積極參加-和農民運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