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諾江鎮 | 隸屬:通江縣 |
區劃代碼:511921100 | 代碼前6位:51192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Y |
長途區號:0827 | 郵政編碼:636700 |
轄區面積:約3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2萬人 |
人口密度:約65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箭口河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紅軍在涉水過河時落水而亡,打撈到尸體時發現其隨身帶有竹箭,即將金竹籠灘更名為箭口河,故名。…[詳細] |
新華村 | ~201 | 鎮中心區 | 該村有一座新華山,村以山名。1950年屬諾江鎮何家場第九村,1952年屬毛浴鄉新華村,1958年屬毛浴公社新華大隊,1984年屬毛浴鄉新華村,1994…[詳細] |
陽望山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該村有座陽望山,村以山名。1952年屬春在鄉,1958年屬長坪管理區,1961年屬紅江大隊,1984年屬新建鄉陽望山村,1994年屬諾江鎮陽望山村,沿…[詳細] |
千佛村 | ~208 | 鎮中心區 | 因為所在地有歷史悠久的千佛崖摩崖造像大廟而得名。…[詳細] |
元頂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因該村有座元頂山,故名。1950年屬民勝鄉元頂村,1958年屬元頂大隊,1984年屬元頂村,1993年屬諾江鎮元頂村,沿用至今。…[詳細] |
亮埡村 | ~212 | 村莊 | 亮埡山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山名為名。…[詳細] |
高明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該村在高山上,日照充足,故名。1950年建鄉時為一村,1958年屬高明管理區,1969年屬前進大隊,1983年屬高明村,沿用至今。…[詳細] |
馬嶺村 | ~214 | 村莊 | 因該村有馬嶺山,故名。1950年屬苗南鄉二村,1958年屬勝利管理區,1973年屬勝利大隊,1983年屬苗南鄉馬嶺村,2005年撤鄉并鎮屬諾江鎮馬嶺村…[詳細] |
城西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位于城鎮的西面,故名。民國二十九年(19401年)成立諾江鎮,1950因地處縣城中間并更名為城關鎮,1981年更正為諾江鎮城西村,沿用至今。…[詳細] |
沿新村 | ~217 | 村莊 | 該村地形蜿蜒曲折,沿著山坡一直向山頂,村以此,故名。…[詳細] |
七水村 | ~219 | 村莊 | 該村有一口水井,來自七股水,故名。1950年屬和家鄉二村,1958年成立赤江公社,屬七水大隊,1984年屬諾江鎮七水村,2020年5月村級建制調整將石…[詳細] |
秋錦山村 | ~221 | 村莊 | 根據轄區內通江縣城南岸名山秋錦山(又名壁山,翠屏山,通江舊縣志記載)而得名。…[詳細] |
赤江村 | ~222 | 村莊 | 因此地有一條河流,水流呈現是紅赤色,故名。…[詳細] |
周子坪村 | ~223 | 鎮鄉結合區 | 此處為周姓人士聚居的平壩(平地),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諾江鎮因小通江河至前半華里急轉直下,水為石激,聲若應諾,故名。
基本介紹:
通江縣轄鎮,縣府駐地。1940年置諾江鎮,1950年更名城關鎮,1981年更名諾江鎮。位于大小通江河匯合處。面積31平方公里,人口5.7萬。通公路。轄東街、南街、西街、北街、天仙洞、廖家山、春長坪、龍洞溝、南寺溝、五馬橋10個居委會和城東、城南、城北、西郊、西寺、千佛、元頂、諾水、新華、陽望山10個村委會。有以絲綢、食品、建筑、建材、釀造為主的鎮辦企業,農業主產水稻、小麥。境內有唐代千佛崖大型摩崖造像,有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川陜革0據地軍史陳列館。
榮譽排行:
2021年7月,諾江鎮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巴山剪紙)。
文化旅游:
茍家灣紅四方面軍兵工廠舊址位于通江縣諾江鎮城南村,年代為1933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茍家灣紅四方面軍兵工廠舊址為巴中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主體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3
列寧公園舊址位于通江縣諾江鎮北街社區居委會,年代為1933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列寧公園舊址為巴中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圍墻以內為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周
通江節孝總坊位于通江縣諾江鎮謝家河壩社區委員會,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通江節孝總坊為巴中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坊主體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為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周外延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諾江鎮。
1950年,更名城關鎮。
1981年,城關鎮更名諾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