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沙鎮 | 隸屬:萬源市 |
區劃代碼:511781110 | 代碼前6位:51178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S |
長途區號:0818 | 郵政編碼:636350 |
轄區面積:約257.7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4萬人 |
人口密度:約9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河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此地轄區的街道修建在河邊上,故名。2004年8月設河街社區居民委員,建制沿用至今。…[詳細] |
工農街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此地是由工人,農民,形成的集市街道,故名![詳細] |
鄭家壩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此地為地勢平坦的壩子且早年間是鄭姓村民聚居的地方,故名![詳細] |
廖家溝村 | ~201 | 村莊 | 此地山溝早年間是廖姓村民聚居的地方,故名![詳細] |
金雞坪村 | ~202 | 村莊 | 據《太平縣志》記載“縣東五十里,巖上一石,儼然雞形”,即指村南金雞巖,巖下地勢平坦,故名![詳細] |
青龍嘴村 | ~203 | 村莊 | 相傳此地位于青龍地脈龍嘴上,故名。1950年設村,2020年04月02日與太陽坪村合并,新村命名為青龍嘴村,隸屬白沙鎮管轄![詳細] |
荊橋鋪村 | ~204 | 村莊 | 此地荊條樹長得很大,據說枝條鋪過了河面可以當做橋供人們過河,故名![詳細] |
貓兒壩村 | ~206 | 村莊 | 此地境內一大平壩早年常有野貓出沒,故名![詳細] |
水井壩村 | ~207 | 村莊 | 此地當年解決飲水難的問題,在此平壩上選址建有一口水井,故名。…[詳細] |
大面山村 | ~210 | 村莊 | 大面山位于該轄區內,遂借取山名為名。2020年04月02日將原往川壩村與牟家壩村(馬家溝組、寨子坪組除外的其他組)合并,新村命名為大面山村,隸屬白沙鎮…[詳細] |
花萼村 | ~211 | 村莊 | 此地位于原花萼鄉境內,遂借取政府名稱為名![詳細] |
印巴寨村 | ~212 | 村莊 | 此地早年建有一村寨,名為印巴寨,遂借取寨名為名![詳細] |
后河村 | ~213 | 村莊 | 后河位于此村轄區內,村以河名。1951年設村,2020年4月2日與曹家溝村合并,新村命名為后河村,隸屬白沙鎮管轄。…[詳細] |
水鼓壩村 | ~214 | 鄉中心區 | 此地為地勢平坦的壩子且壩子的西南方向山腳下有一股常年往外冒(方言把冒出稱的鼓出)的山泉水,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白沙鎮因相傳白沙河水流經鄭家壩白龍觀巖下的潭水中有白色砂粒聚集不散,且光照耀眼,故稱白沙。
基本介紹:
白沙鎮距城區21公里,鐵路、公路橫穿全鎮,交通十分便利,幅員面積111.7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437畝,轄10個村,2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7萬人。
白沙鎮是四川省科技示范鎮,萬源市工業集中發展區,達州市三十個工業重鎮之一,萬源市十強鄉鎮。
白沙鎮是原白沙工農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境內有原煤、石膏、鐵礦、石灰石等自然資源,F已探明原煤儲量1500萬噸,已開采300萬噸;石膏1000萬噸,已開采350萬噸;鐵礦500萬噸,基本未開采;石灰石更為豐富。近年來,利用這些優勢,大力加快工業發展,目前,已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四家,民營企業13家,個體工業企業87家,主要產品有水泥、原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白沙鎮被命名為第二批四川省省級百強中心鎮。
2014年7月,白沙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明清屬太平縣。
民國初年屬萬源縣二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9月,屬白沙蘇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建白沙鄉。
1950年12月,成立白沙鄉人民政府。
1952年4月,改稱白沙鄉人民委員會,屬八區。
1958年10月,與花萼鄉合并成立白沙公社。
1961年7月,花萼鄉析出。
1978年4月,屬成立的白沙工農區。
工農區。
1983年6月,白沙公社改白沙鄉。
1985年6月,白沙鄉改白沙鎮。
1993年,撤白
舊院黑雞體型高大、肌肉豐滿、體質強壯、發育良好、耐寒、抗病力強,并產綠殼蛋,屬肉蛋兼用型,被人們稱為身似黑珍珠、蛋似綠寶石,蛋含量高被專家稱為人的生命蛋。該品種萬源獨有,四川唯有,全國少有。( 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