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源村 | 隸屬:越溪鎮 |
區劃代碼:511024116211 | 代碼前6位:51102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K |
長途區號:0832 | 郵政編碼:64245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8.17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境內越溪河發源于此地,故取名水源村,故名。
基本介紹:
水源村位于越溪鎮的東大門,東與新場鎮相鄰,南鄰吉祥村,西鄰海潮村,北鄰倆母山村,是典型的穹窿地貌核心地帶,距鎮政府6公里。全村12個村民小組,594戶1655人;村三委共7名,村黨總支下設2個支部,共有黨員70名。低保戶29戶57人,特困戶23戶23人,殘疾人70戶73人;幅員面積8.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35.71畝,森林覆蓋面積6498.3畝,其中退耕還林310.6畝。村辦公室位于水源村1組,占地面積130平方米,設有三委辦公(3間室)、圖書室1個、2個會議室、檔案室1個、活動場所200平方米,村衛生站1個,村醫1名。水源村屬非貧困村,2014年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19戶52人,2022
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越溪鄉第5保。
1951年由第5保劃出石板屋基、四方碑組建水源村,隸屬永建鄉。
1958年置水源大隊,屬越溪管區。
1961年改屬永建鄉人民公社。
1968年屬永建公社。
1978年屬永建片。
1980年又屬永建公社。
1984年復名水源村,隸屬永建鄉。
1991年將新聯村的第1、4、5村民組劃入,名稱仍舊,改屬玉林鄉。
1992年屬越溪鎮,2020年村級建制調改革整越溪鎮黃桷村并入水源村,名稱仍舊,改越溪
周邊相關:
水源村附近有世界無花果博覽園旅游景區、威遠石板河旅游區、威遠煤礦小火車·黃泥段窄軌鐵路、紅村石油會戰舊址、威遠老君山、佛爾巖摩崖造像等旅游景點,有鎮西白蘿卜、新店七星椒、復立茶、威遠無花果、黃老五花生酥、黃辣丁魚火鍋等特產,有資中葉脈畫等民俗文化。
區劃: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越溪鎮·水源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