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九如村社區 | 隸屬:玉林街道 |
區劃代碼:510107005006 | 代碼前6位:510107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A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0041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九如”取自詩經《小雅·天保》中的“如山如阜(土山)、如岡(山脊,山嶺)如陵(丘陵)、如山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有祝賀福壽延綿之意。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8月,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確定九如村社區為第三批四川省綠色社區。
基本介紹:
九如村,南起一環路南三段,西接漿洗街,東、北鄰電信南街,位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背后與一環路之間。成都解放前,九如村及附近一帶都是農田與荒地,成都人將其統稱為華西后壩。抗日戰爭時期,城內一些居民疏散到此建房,逐漸形成一片新的居民區,而最靠近一環路的片區在命名時引經據典,冠以雅言,并依照當時的保甲制度,取名為“九如甲”。
“九如”之名,源于一篇表示祝福的詩歌《詩經·小雅·天保》,“天保”二字意指上天保佑。全詩共有九個“如”字,其中第三節“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山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
九個“如”字,連貫比喻,氣勢雄渾,富有韻力,寄托著當
歷史沿革:
2002年1月14日,經武侯區民政局批準后成立該居委會,2020年5月22日成武府函〔2020〕74號«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政府玉林街道辦事處關于社區體質改革調整方案的請示»(武府玉辦〔2020〕17號)的批復:撤銷利民社區,將利民社區洗面橋東一街中心線以南區域劃歸九如村社區,九茹村社區居委會辦公址為小天北街16號。
周邊相關:
九如村社區附近有成都武侯祠、成都錦里、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御翠草堂、成都大悅城、天府芙蓉園等旅游景點,有夫妻肺片、成都擔擔面、樟茶鴨子、元寶雞、三大炮、金銀制品等特產,有夫妻肺片傳統制作技藝、四川相書、德仁堂中醫中藥文化、成都中醫傳統制劑方法、成都中藥炮制技藝、四川漢代畫像磚拓片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