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徐壩村 | 隸屬:冠英鎮 |
區劃代碼:511112108212 | 代碼前6位:51111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L |
長途區號:0833 | 郵政編碼:6148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1.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843人 |
人口密度:1229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此壩為徐氏家族居住地,并建有徐氏家族祠堂,故名。
基本介紹:
徐壩村位于冠英鎮南部的岷江河畔,東與岷江河相連,南與河橋村相連,北與大興廟,挖斷山相連,進港大道,成貴鐵路橫穿我村,冠英鎮污水處理處理廠入住我村,村硬化水泥路連通各組,油沙車福路穿越而過,水源條件優越,有歷史小河一條,全村地貌平坦,氣候溫和,民風淳樸,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幅員面積1.5平方公里。我村下設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843人,其中:農業人口1540人,非農業人口303人(失地農轉非),總戶數628戶,總勞動力938人。 全村黨員38人,入黨積極分子2人,村組干部15人,全村現有耕地面積1042畝,全村有無地人口258人,全村經濟收入主要種養殖業為主,其中:村內有養殖專業大戶2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至1951年為犍為縣第九區冠英鄉轄地。
1952年為五通橋市第六區冠英鄉轄地。
1954年為樂山縣第十區冠英鄉轄地。
1958年為冠英人民公社勝利管區。
1961年改為勝利大隊。
1982年改為徐壩大隊。
1984年為樂山市(縣級)冠英鄉徐壩村。
1985年為五通橋區(縣級)冠英鄉徐壩村。
1988年為冠英鎮徐壩村村民委員會沿至今。
周邊相關:
徐壩村附近有中國根書藝術館、道士觀、永利川廠舊址、寶子山上“洋房子、張公館--劉伯承居住地、通材中學遺址--中共通材中學特支活動舊址等旅游景點,有西壩生姜、五香蟲、參麥團魚、黃雞肉、五通橋豆腐乳、蝦須牛肉等特產,有五通橋龍舟競技、夾江書畫紙、夾江武術、夾江國畫紙、夾江畫紙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