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海鎮 | 隸屬:兩海示范區 |
區劃代碼:511528108 | 代碼前6位:511528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Q |
長途區號:0831 | 郵政編碼:644400 |
轄區面積:約8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4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石海社區 | ~003 | 特殊區域 | 石海社區位于石海鎮人民政府西南3公里,與世界地質公園、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興文石海”相鄰。全社區幅員面積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510米-1050米,是…[詳細] |
大雪村 | ~202 | 村莊 | 大雪村位于石海鎮以西,距鎮政府18公里,幅源面積11平方公里。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共423戶,人口1623人,其中苗族同胞108戶430人,占總人口…[詳細] |
和平村 | ~203 | 村莊 | 和平村位于石海鎮以西,距鎮政府10公里,幅源面積4.8平方公里。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共436戶,人口1556人,其中苗族同胞24戶76人,占總人口4.…[詳細] |
順河村 | ~204 | 村莊 | 順河村位于石海鎮西北方向,距鎮政府7.5公里,幅源面積8.2平方公里。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共427戶,人口1979人,其中苗族同胞40戶170人,占…[詳細] |
石海村 | ~207 | 鎮中心區 | 平寨村位于石海鎮以西,距鎮政府5公里,幅源面積6平方公里。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共236戶,人口916人,其中苗族同胞49戶213人,占總人口23.25…[詳細] |
文家村 | ~209 | 村莊 | 文家村位于石海鎮以北,距鎮政府12公里,幅源面積7.5平方公里。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共272戶,人口1006人,其中苗族同胞121戶485人,占總人…[詳細] |
中堰村 | ~210 | 村莊 | 中堰村位于石海鎮以北,距鎮政府6公里,幅源面積8.3平方公里。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共454戶,人口1647人,其中苗族同胞130戶310人,占總人口1…[詳細] |
紅魚村 | ~211 | 村莊 | 紅魚社區村位于石海鎮東北方向,距鎮政府2公里,幅源面積8.4平方公里。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共435戶,人口1768人,其中苗族同胞12戶87人,占總…[詳細] |
地名由來:
此處因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景觀,地表石芽密布,奇峰林立,如石之茫茫大海,鎮內有一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興文石海”,故名。
基本介紹:
興文縣石海鎮位于興文縣城西南25公里,全鎮幅員面積為82平方公里,全鎮轄12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和1個社區(4個居民小組),全鎮總人口17000人(苗族2430人),森林覆蓋率為34.8%,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興文石海景區中心景區所在地。
石海景區被稱為喀斯特地貌王國,神奇的巖溶自然景觀和神秘的僰苗文化交相輝映。景區內地表石林、石筍、石芽相連,千姿百態,是天然的巖溶景觀和地質博物館。現開放的“天泉洞”,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內分7個大廳,各具特色,宛若童話世界。“大漏斗”長650米,寬490米,深208米,號稱世界之最。乘旅發大會的東風,旅游的硬、軟件環境進一步得到改
文化旅游:
石菊古地景區位于四川省興文縣石海鎮,與興文石海景區毗鄰,海拔約600米至800米,景區總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景區內獨具特色的古苗族文化,生態與文化相融合的聚落景觀,觀光與休閑并重的鄉村旅游
歷史沿革:
唐高宗儀鳳二年(前677)置晏州時,石海鎮為晏州所轄新賓縣地,至元二十一年(1285),元世祖升大壩軍民府為戎州,轄水都4鄉,山都6鄉,石海鎮為水都4鄉之卜昏鄉地,馬湖路飛領。
至明一直是楚人聚居地。
清代卜昏鄉隸四川省敘州府興文縣。
光緒年間改名蕓靈鄉,轄五村等4甲。
1940年為興晏鄉。
1951年建立翻身鄉。
1956年撤銷翻身鄉并入興晏鄉,1958年建為興晏公社,1984年改稱興晏鄉。
1992年9月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