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仙峰苗族鄉 | 隸屬:興文縣 |
區劃代碼:511528207 | 代碼前6位:511528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川Q |
長途區號:0831 | 郵政編碼:644400 |
轄區面積:約111.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015人 |
人口密度:約8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仙峰山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仙峰山社區現有戶籍人口910人,總戶數420戶,其中少數民族(苗族)194人;轄兩個居民小組,幅員面積5平方公里,位于仙峰苗族鄉人民政府南面,距離仙峰…[詳細] |
高山好村 | ~202 | 村莊 | 仙峰苗族鄉高山好村位于鄉西北部,南接九絲城鎮,西接毓秀苗族鄉,北與滿山紅村毗鄰,距鄉政府所在地9公里,距縣城61公里,是精準識別出的建檔立卡貧困村之一…[詳細] |
滿山紅村 | ~203 | 村莊 | 滿山紅村臨近仙峰苗族鄉場鎮,面積3.96平方公里,轄7個自然村民小組,全村共有252戶,982人,現有耕地面積780畝。以發展桂花種植收入作為村集體經…[詳細] |
群魚村 | ~204 | 村莊 | 群魚社區村距興文縣縣城50公里,地處興文縣環形旅游經濟帶,緊鄰石海和僰王山兩大景區。全村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幅員面積11.8平方公里,有耕地268…[詳細] |
東方亮村 | ~206 | 村莊 | 東方亮村位于興文縣仙峰苗族鄉西方向,距縣城65公里,幅員面積 9 平方公里,轄 5 個村民小組,183戶、686人(其中:苗族同胞45戶、245人,占…[詳細] |
合慶村 | ~210 | 村莊 | 合慶村位于興文縣西南方向,距縣城67公里,幅員面積6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202戶、785人(其中:苗族同胞14戶、50人,占全村總人口的6%),…[詳細] |
興隆村 | ~212 | 村莊 | 興隆村位于仙峰苗族鄉東部,距縣城古宋鎮42公里,東鄰石海鎮順河村,北靠僰王山鎮教場村,海拔800-1400米,氣候溫差明顯,以種植烤煙、方竹和純黃玉米…[詳細] |
大元村 | ~213 | 村莊 | 大元村位于川、滇、黔三省結合部的高寒山區,距興文縣城48公里,幅員面積6.8平方公里,平均海撥1300米,全村共有6個村民組,252戶,974人,其中…[詳細] |
新界村 | ~216 | 村莊 | 仙峰苗族鄉新界村地處高寒山區,平均海拔高度1400米,距離興文縣城42公里,全村幅員面積15.14平方公里,共有14個村民小組,人口490戶1895人…[詳細] |
地名由來:
仙峰苗族鄉因境內仙峰山而得名。
基本介紹:
仙峰苗族鄉地處川滇黔三省結合部,鄉政府距興文縣城52公里,幅員面積111.4平方公里,海拔730—1795米,東臨石海鎮,南連九絲城鎮和大壩苗族鄉,西接毓秀苗族鄉和周家鎮,北連僰王山鎮和長寧縣梅硐鎮。全鄉轄12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共85個村民小組,13025人,其中苗族人口4142人,占總人口的31.8%,是全市海拔最高的高寒山區少數民族鄉。
仙峰苗族鄉為少數民族聚居地。清乾隆元年(1736年)設為居杭鄉,民國24年改為炭廠聯保,1940年實行新縣制改聯保為鄉,以仙峰山得名,將錦冠、炭廠聯保合并為仙峰鄉,建國初期區劃曾有調整。1958年為仙峰人民公社,“文革”中曾將“仙峰”改為“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0年12月,四川省文明委授予仙峰苗族鄉第五屆四川省文明村鎮稱號。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仙峰苗族鄉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8年3月,仙峰苗族鄉榮獲四川省第二批省級森林小鎮稱號。
歷史沿革:
清乾隆元年(1736年),設居杭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縣級二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聯保改鄉。
1958年,設仙峰公社。
1969年,更名先鋒公社。
1984年7月,改為仙峰苗族鄉。
1992年9月,丁心苗族鄉并入仙峰苗族鄉。
興文方竹筍主產于興文縣仙峰苗族鄉、僰王山鎮、九絲城鎮、毓秀苗族鄉、大壩苗族鄉、麒麟苗族鄉、大河苗族鄉、周家鎮、石海鎮。種植歷史已有兩千多年,特色為”營養豐富、肉質豐厚、脆嫩化渣、滋味鮮美、天然富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