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仁廣村 | 隸屬:九龍鎮 |
區劃代碼:510723119209 | 代碼前6位:51072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1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9.25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該村21個組圍繞任廣寨山周圍,而命名任廣村。曾有幾句民謠流傳至今,由周圍幾個山寨之名形成,山坊巖的寨腳。任廣寨的會說鑼鍋殺到底,鳳皇木抬頭,古時百靈教來,四川來至任廣寨,當時的地方官員會說,且感動了兇手,大施仁義之畢沒被殺。歷史上一直稱為仁廣村,因誤導致錯定任光村,應恢復原名,以顯仁義施政,故名。
基本介紹:
撤并后,新村村名為仁廣村,屬于丘陵地形地貌,幅員面積9.25平方公里,總戶數1400戶,3157人,有黨員124名,村民小組16個,村社干部10人,按照貧困村與貧困合并,保留貧困村村名的相關政策,經群眾同意,保留仁廣村村名,取仁廣村村名作為新村村民,辦公地點設在三個村群眾認同、方便的常綠村,作為新村辦公地(積極對上爭取重建),村內交通便利,綿西高速穿村而過,通社路達93%,生態環境較好,產業發展以藤椒、大型養殖、傳統種殖業為主。
仁廣村與靈龍村、櫸溪社區、桃花村、應龍村、紫龍村、長征村、龍潭村、江壩村、樂建村、五龍社區、青松村、新勝村、騎龍村、金龍村相鄰。
歷史沿革:
文化大革命時時九龍鄉一大隊革委會,1984年屬任廣村村委會,1996年至今定為任廣村,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將任廣村、華嚴村、常綠村合并,設仁廣村,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仁廣村附近有鹽亭玉龍山、過崗樓嫘祖文化風景區、嫘祖陵、涂氏牌坊、鹽亭縣嫘祖故里、鹽亭張氏民居等旅游景點,有鹽亭桑葉、梓江鱖魚、鹽亭火燒饃、鹽亭羊肚菌、鹽亭牛肝菌、鹽亭銀耳等特產,有耍蠶龍、蠶絲祖神傳說、蠶姑廟會、鹽亭水龍、安家梓江龍、文同傳說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