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沈家壩東街社區 | 隸屬:富樂街道 |
區劃代碼:510704003003 | 代碼前6位:51070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1022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轄區面積:約1.3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此處為涪江沖積而成的小平原,住戶多姓沈故名沈家壩,社區按方位借老地名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沈家壩東街社區被確定為第二批四川省綠色社區。
基本介紹:
沈家壩東街社區地處綿陽市游仙區綿鹽路口,地域范圍東至沈家壩東端、南至涪江主航道中心線、西至沈家壩下街、北至沈家壩北街,地域面積1.3平方公里,是一個以小型住宅小區為主的城市建成區混合型社區。社區有機關事業單位3家、有住宅小區或家屬院30個,實有居民5807戶,社區劃設10個居民小組。社區黨委現有黨員320名,下設7個支部(總支)。
沈家壩東街社區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堅強領導下,著力黨建引領,堅守“服務居民,經營幸福”根本,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篤定“富樂山下,社融沈東”路徑,著力在“五社聯動”治理服務、“133”工作法助推民族團結進步、矛盾糾紛調解、安全發展建設、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省人
歷史沿革:
沈家壩東街社區居民委員會于2001年建立,至今沿用此名。
周邊相關:
沈家壩東街社區附近有仙海風景區、越王樓·三江半島景區、綿陽科技館、東林牧歌.世界月季博覽園、綿陽國際蘭花園、富樂山等旅游景點,有木龍觀紅蘿卜、開元米粉、玉河狀元涼粉、徐家雜拌湯、街子豆腐、東鄉餅子等特產,有太極五子衍宗丸制作技藝、西蜀木藝(古木造型技藝)、文昌年畫、聾派指畫、抬閣(青林口高抬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