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顧縣鎮 | 隸屬:岳池縣 |
區劃代碼:511621110 | 代碼前6位:51162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X |
長途區號:0826 | 郵政編碼:638600 |
轄區面積:約57.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43萬人 |
人口密度:約76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2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顧興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寓意顧縣興旺發達。2001年3月設立顧縣鎮顧興社區。2020年5月顧縣鎮顧興社區一分為二,設顧興和顧東兩個社區。…[詳細] |
金城山社區 | ~002 | 鄉中心區 | 該社區位于金城山腳下。2012年12月設立東板鄉金城山社區。2019年,東板鄉并入顧縣鎮,為顧縣鎮金城山社區。…[詳細] |
雙龍社區 | ~003 | 鄉中心區 | 傳說此地曾有一黑蛇一花蛇,它們幫助村民生產發展,關系十分融洽。村民為報答它們,燒紙許愿祈求神靈,這樣黑蛇與花蛇就變成了龍,人們為了紀念它們,取名雙龍。…[詳細] |
顧東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位于顧縣鎮場鎮東部。2020年5月,顧縣鎮顧興社區以金城北路、金城南路(即G244)為界一分為二,分設顧興社區和顧東社區。…[詳細] |
廣佛寺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桐子樹村:轄8個村民小組,314戶,人口1029人,耕地面積991.93畝。…[詳細] |
豐谷寺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李家堂村:現有5個村民小組,866人,230戶,耕地面積997畝。…[詳細] |
大壩村 | ~203 | 村莊 | 付家坳村:位于顧縣鎮北,距離顧縣場鎮2公里,東邊是付家河,西邊是大梨樹村,北邊是李家堂村,南邊大園崠村,有6個村民小組,共234戶,835人,有耕地面…[詳細] |
干壩子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蒙家灣村:位于顧縣鎮東北角。距顧縣場鎮2.5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有320戶,1197人。東挨干壩子村,南接顧縣場鎮,西鄰北橋河,北與騎龍廟村接壤。田…[詳細] |
羅家坪村 | ~205 | 村莊 | 石廟溝村:轄6個村民小組,241戶,903人,現有耕地800畝。…[詳細] |
騎龍廟村 | ~207 | 村莊 | 偏旗山村:幅員面積1.53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小組,302戶,1112人,東挨廣佛寺村,西接鹿子壩村,北鄰南橋壩村,南靠南岳廟村。…[詳細] |
大園崠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此地山脊較圓,故名。1949年前為顧縣鎮1保。1949年為顧縣鎮第13村。1958年為顧縣公社8大隊。1966年為東升公社11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詳細] |
南橋壩村 | ~212 | 村莊 | 靠近南橋的平地,故名。1949年前為顧東鄉12保。1949年為顧東鄉第13村。1957年為顧縣鄉12大隊。1966年為東升公社12大隊。1981年地名…[詳細] |
鹿子壩村 | ~213 | 村莊 | 南岳廟村:現有耕地面積1229.84畝,轄8個村民小組,有360戶,1259人。…[詳細] |
劉家廟村 | ~215 | 村莊 | 朝陽村:位于顧縣鎮東部,幅員面積2.1平方公里,轄11個村民小組,423戶,1481人。…[詳細] |
羊山觀村 | ~226 | 村莊 | 火燒坡村:人口843人,轄6個小組,耕地面積654.48畝。戶數231戶。…[詳細] |
團壩村 | ~230 | 村莊 | 此處地形平坦,建國前,團練(封建地主階級編練的地方部隊)常在此操練,故名。…[詳細] |
紅廟寺村 | ~232 | 村莊 | 石鶴嘴村:距顧縣鎮3公里,滬蓉高速穿村而過,耕地面積956.74畝,有7個村民小組,農戶316戶,1136人。…[詳細] |
觀橋村 | ~235 | 村莊 | 村境內有座橋,橋旁早前建有觀音廟。2020年5月,朝陽村,和平村,胡家廟村合并設立觀橋村。…[詳細] |
羊山湖村 | ~236 | 村莊 | 傳說,村附近拾得寶羊一只,后修觀供奉羊神,得名羊山觀;村內新建一湖,湖以觀名,村以此得名。…[詳細] |
高橋村 | ~237 | 村莊 | 指早年在此建有高約6米的木橋,故名。2020年5月,真武橋村,小門路村合并設立高橋村。…[詳細] |
白羊廟村 | ~238 | 村莊 | 為傳說中的神羊而修建的寺廟。1949年前為雙鄢鄉3保。1950年為雙龍鄉3村。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為雙龍鄉雙鋒24社。1958年為雙龍公社3大隊。1…[詳細] |
中和廟村 | ~239 | 村莊 | 中和廟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廟名為名。…[詳細] |
保全寺村 | ~240 | 村莊 | 據傳說,1949年前曾有一個寶物在此地發光,后來人們就在此地修了座廟宇,名寶傳寺,又諧音為保傳寺,后因方言為保全寺,村以寺名。…[詳細] |
雙鄢村 | ~241 | 村莊 | 以境內雙龍橋、鄢家橋,各取二橋首字命名;又以雙龍鄉、鄢家鄉兩個鄉名各取首字命名。…[詳細] |
龍馬橋村 | ~242 | 村莊 | 由原龍家橋村,下馬溝村分別取龍、馬二字,組成龍馬,為避免縣內村名重名,因境內有一橋,故加“橋”字。…[詳細] |
東板村 | ~243 | 鄉中心區 | 此地早前有位于集市之東的木板橋,得名東板橋,村以此得名。…[詳細] |
桃花溝村 | ~244 | 村莊 | 此處為很多桃花盛開的山溝。2020年5月,回龍庵村,郭家廟村,小尖坡村合并設立桃花溝村。…[詳細] |
兩會橋村 | ~246 | 村莊 | 指橋梁一頭通往廣安,一頭通往南充,兩岸百姓在橋上相會;又指橋下兩條河流在此會。…[詳細] |
新三好村 | ~246 | 村莊 | 由原新橋河村,三拱橋村,好強溝村三個村各取首字為新村名。…[詳細] |
趙佰廟村 | ~247 | 村莊 | 傳說在湖廣填四川之前,此地居民純系趙姓,因趙家遭難,有人在北面山坡上修一廟,用作紀念,故名趙北廟,后演變為趙佰廟,村以廟名。…[詳細] |
將軍村 | ~248 | 村莊 | 境內有將軍墳,故名。1949年前為東板鄉6保。1950年為東板鄉6村。1952年為長田鄉4村。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為長田鄉4聯社。1958年為長田公…[詳細] |
長田村 | ~249 | 鄉中心區 | 村境內有一塊很長的田。1949年前為騎龍鄉12保。1950年為騎龍鄉12村。1956年為長田鄉3村。1958年為長田公社3大隊。1966年為民主公社6…[詳細] |
青云堂村 | ~250 | 村莊 | 境內有青魚塘,水清有魚,后因方言演變為青云堂。…[詳細] |
地名由來:
顧縣鎮因鎮境距岳池建縣時的治所思岳池不遠而名“故縣”,后改“故”為“顧”,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岳池縣轄鎮。宋置故縣鎮,清名顧縣場,1940年與東板鄉合并為顧東鎮,1952年設顧縣鎮,1966年更名東升鎮,1971年復顧縣鎮,1984年顧縣鄉并入,1992年高橋、觀橋2鄉并入。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9公里。面積57.9平方公里,人口3.9萬。儀(隴)北(碚)公路過境。轄廣佛寺、豐谷寺、大壩、干壩子、羅家坪、桐子樹、騎龍廟、李家堂、傅家坳、蒙家灣、大圓崠、南橋壩、鹿子壩、石廟溝、小門路、羊山觀、小羊山、梁家坳、馬家、團壩、真武橋、紅廟寺、大梨、馮家坳、劉家廟、偏旗山、南岳廟、朝陽、火燒坡、胡家廟、石鶴嘴、和平、姜家廟33個村委會和中華街、河壩街2居委會。鄉鎮企業有建筑、建材、釀酒、食品加工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農業農村部認定顧縣鎮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中藥材)。
2014年7月,顧縣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唐武周皇帝萬歲通天2年(公元697年)設立岳池縣。縣治在今顧縣鎮。唐開元20年,岳池縣治遷徙,原治所降為場鎮,取名“故縣”場。民國初年更名“顧縣”,即回顧之意。世易時移,舊縣城遺跡已淹滅在歷
歷史沿革:
清朝,屬東關鄉新城上二、三里。
民國初,名顧縣場,屬東關鄉。
民國十年(1921年),設顧縣鄉,屬第二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與東板鄉合并為顧東鎮。
民國三十年(1941年),東板鄉析出,更名顧縣鄉。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第四指導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第三指導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與東板鄉合并為顧東鄉,屬第二區。
1950年10月,析置顧縣鄉,屬第六區。
1952年,增
顧縣豆干是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顧縣鎮的特產。顧縣豆干,又名顧縣牛皮豆干或顧縣五香牛皮豆干。食之綿軟柔韌,純香可口,回味悠長,其味無窮,讓食客過口不望,佐酒三杯,其樂賽神仙,乃請客、送禮之上乘珍品。顧縣牛
顧縣豆腐干,是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顧縣鎮的著名特產,該品因千年古方的神奇,顧縣水質的玄妙,加上制作工藝的歷史錘煉,顧縣豆腐質嫩爽口,滑潤細膩,味道純正,百吃不厭。顧縣豆腐干,簡稱顧縣豆干,又名顧縣牛皮豆
區劃: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顧縣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