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出頭嶺鎮 | 隸屬:薊州區 |
區劃代碼:120119120 | 代碼前6位:120119 |
行政區域:天津市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津 |
長途區號:022 | 郵政編碼:301900 |
轄區面積:約58.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04萬人 |
人口密度:約51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出頭嶺村 | ~201 | 村莊 | 出頭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代甲莊村 | ~202 | 村莊 | 西代甲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店子村 | ~203 | 村莊 | 東店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小李莊村 | ~204 | 村莊 | 東小李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孟各莊村 | ~205 | 村莊 | 孟各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朱官屯村 | ~206 | 村莊 | 朱官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陳各莊村 | ~207 | 村莊 | 東陳各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五清莊村 | ~208 | 村莊 | 五清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中峪村 | ~209 | 村莊 | 中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官屯村 | ~210 | 村莊 | 東官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小安平村 | ~211 | 村莊 | 小安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安平村 | ~212 | 村莊 | 大安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屯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三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官場村 | ~214 | 鎮中心區 | 官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小汪莊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小汪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東李各莊村 | ~216 | 村莊 | 東李各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汪莊村 | ~217 | 村莊 | 大汪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梁各莊村 | ~218 | 村莊 | 西梁各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稻地村 | ~219 | 村莊 | 大稻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李家倉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李家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東劉莊村 | ~221 | 村莊 | 東劉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擂鼓臺村 | ~222 | 村莊 | 擂鼓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小稻地村 | ~223 | 村莊 | 小稻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夏立莊村 | ~224 | 鎮鄉結合區 | 夏立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何家堡村 | ~225 | 鎮鄉結合區 | 何家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景各莊村 | ~226 | 村莊 | 景各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小趙各莊村 | ~227 | 村莊 | 小趙各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趙各莊村 | ~228 | 村莊 | 大趙各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裴各莊村 | ~229 | 村莊 | 裴各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王新房村 | ~230 | 鎮鄉結合區 | 王新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田新莊村 | ~231 | 村莊 | 田新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聞馬莊村 | ~232 | 村莊 | 聞馬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南河村 | ~233 | 村莊 | 南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孟官屯村 | ~234 | 村莊 | 孟官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北汪家莊村 | ~235 | 村莊 | 北汪家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北擂鼓臺村 | ~236 | 村莊 | 北擂鼓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以鄉政府駐地出頭嶺得名。一種是地形說:鎮南群山環繞,像一條巨龍,龍頭正對村居。當時的居民覺得風水不好,就在村東側堆土為虎坨狀,與龍對峙,遂稱此地為“龍虎峪”。另一種是人文說:據說當年有位皇帝的老師在此居住。一日皇帝路過此地,特來拜見。于是君臣二人在鎮里見面,相談甚歡。因皇上為龍,臣子稱虎,遂此地名為“龍虎遇”,取龍虎相遇之意,后改為“龍虎峪”。
基本介紹:
出頭嶺鎮位天津市薊縣最東部,素有薊縣東大門之稱,毗鄰河北省遵化市,與世界文化遺產及旅游勝地——清東陵僅隔15公里,歷史悠久,物產豐富,民風純樸,鎮域面積58.6平方公里,轄36個行政村,人口3.6萬人,交通便利,邦喜公路橫貫東西,淋平公路和遵玉公路交相輝映,平坦整潔的村村油路通不僅成為該鎮的一大特色,更為該鎮經濟騰飛架起了快速橋梁。
該鎮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優越,北接燕山山脈,南銜翠屏湖之源,依山傍水,風光綺麗,物產資源豐富,土地類型多樣,平原、山地、水域三大經濟類型相輔相承,夯實了該鎮經濟增長基礎。已探明優質豐富的地下礦泉水資源儲量可觀,現由政府牽頭正在籌劃開發事宜,這一新興產業必將為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出頭嶺鎮(食用菌)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認定出頭嶺鎮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食用菌)。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出頭嶺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文化旅游:
薊縣張家大院位于天津市薊縣出頭嶺鎮官場村,年代為清代。“張家大院”由張氏家族于清朝晚期建成,2013年被確定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雖然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吹雨打,但院落基本布局和大部分主體建筑
歷史沿革:
清乾隆時分屬遵化州溫一里、溫二里、忠義屯。
民國時期屬河北省遵化縣五區鹿角河鄉和六區出頭嶺鄉。
1949年屬遵化縣第四區;1953年建鄉,分設出頭嶺鄉、孟各莊鄉;1956年撤區并鄉,設出頭嶺鄉;1958年公社化,屬遵化縣五星公社,設出頭嶺管理區、官場管理區、小稻地管理區;1961年,設出頭嶺公社、官場公社;1979年5月15日,劃歸天津市薊縣;1983年,設出頭嶺鄉、官場鄉。
2001年10月15日,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