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阿合奇縣 | 隸屬:克孜勒蘇州 |
區劃代碼:653023100 | 代碼前6位:653023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新P |
長途區號:0997 | 郵政編碼:845000 |
轄區面積:約1154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6萬人 |
人口密度:約4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阿合奇鎮 | |
下轄地區:1個鎮、5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阿合奇鎮 | 1.94萬人 | 3.6km2 | 阿合奇縣轄鎮,縣府駐地。1962年成立吾曲公社,1969年更名紅旗公社,1984年改設阿合奇鎮。面積3.6平方公里,人口0.7萬,有柯爾克孜、維吾爾、…[詳細] |
庫蘭薩日克鄉 | 3867人 | 有3個村、500余戶、3200余人的阿合奇縣庫蘭薩日克鄉。緊緊圍繞解決農牧民增收這個“三農”問題的核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出發點和歸宿,結合縣情、鄉…[詳細] | |
色帕巴依鄉 | 3085人 | 2066km2 | 阿合奇縣轄鄉。1962年成立色帕巴依公社,1969年更名東方紅公社,1984年改設色帕巴依鄉。位于縣城東,距縣城25公里。面積2 066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
蘇木塔拉鄉 | 3917人 | 1813km2 | 阿合奇縣轄鄉。1969年成立蘇木塔什公社,后更名全無敵公社,1984年改設蘇木塔什鄉。位于縣城西,距縣城20公里。面積1 813平方公里,人口0.4萬…[詳細] |
哈拉奇鄉 | 7854人 | 哈拉奇鄉是一個純牧業鄉,農牧民大部分收入來自畜牧業。飼草料充足與否直接關系到畜牧業的長足發展和農牧民收入的穩步提高。為此,該鄉把草料基地建設做為全鄉各…[詳細] | |
哈拉布拉克鄉 | 6250人 | 2811km2 | 阿合奇縣轄鄉。1962年成立哈拉布拉克公社,1969年更名衛東公社,1984年改設哈拉布拉克鄉。位于縣城西,距縣城84公里。面積2 811平方公里,人…[詳細] |
地名由來:
系柯爾克孜語,意為白芨芨草,過去有大面積的芨芨灘,故名。烏恰縣(烏恰鎮)烏恰,是柯爾克孜語“烏魯克恰提”的簡稱,意為大山溝分岔口。因克孜勒河谷在該地分岔成三道溝而得名。
基本介紹:
阿合奇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的天山南脈腹地,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76。39′(川烏魯)~79。02′(庫拉姆附近),北緯40。09′(喬洛克)~41。29′(鐵什克山口)。北部與吉爾吉斯斯坦交界,國境線長286.7公里。縣境東西長197.6公里,南北寬150.7公里,總面積16797平方公里(包括烏宗圖什河源地區2843平方公里以及與鄰縣爭議地區3085.5平方公里)。
阿合奇縣地處新疆西部天山南脈腹地,距阿克蘇180公里,總面積1.8萬平方公里,西北部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交界,邊境線長286.7公里,有別迭里、契恰爾兩大山口可通中亞各國,是下化柯爾克孜為主體的多民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國家民委公示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名單,阿合奇縣上榜。
2021年5月,阿合奇縣人口數量為4.6萬人,位列克孜勒蘇州各縣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新疆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96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2759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辦確定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阿合奇縣上榜。
2018年9月,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名單出爐,阿合奇縣在列。
2016年2月,阿合奇縣上榜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5年3月,阿合奇縣獲得第三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殊榮。
歷史沿革:
西漢時,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尉頭國,隸屬西域都護府。
魏晉南北朝時期,尉頭并入龜茲國。
唐在古尉頭國地置尉頭州,隸屬龜茲都督府。
元朝為察哈臺后王之封地。
明末至清初屬葉爾羌汗國統治,后屬準噶爾。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烏什辦事大臣,布魯特(柯爾克孜)游牧的哈克夏勒(古尉頭,今阿合奇)地區與鄰近的烏什地區合并歸其管轄。
清光緒九年(1883)置烏什直隸廳,屬阿克蘇道。
1913年改烏什直隸廳為烏什縣,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