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阿頓巴村 | 隸屬:米糧泉回族鄉 |
區劃代碼:654022205202 | 代碼前6位:654022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新F |
長途區號:0999 | 郵政編碼:835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解放前,此地屬扎庫齊牛錄鄉牲畜放牧地,故名。阿頓巴,錫伯語,意為“放牧的地方”。
榮譽排行:
2018年11月,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阿頓巴村2018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基本介紹:
阿頓巴村位于伊犁河南岸,與伊寧市隔河相望,距伊寧市3公里,距鄉政府4.5公里。全村有247戶、866人。由5個民族構成(漢、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全村總面積4368余畝,其中耕地面積2893畝(合同地面積1643畝、景觀苗木1250畝),林地面積520畝,水域面積70畝,居民區及其他公共設施等面積885畝。
阿頓巴村建成了占地500多平米的休閑廣場,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村民們還自發組建了文藝隊、紅歌隊、舞蹈隊等,節假日經常在文化廣場上進行自編自導的健康即興表演。
阿頓巴村經過長期的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確立了大棚油桃等多種經濟作物主導產業地位。大力發展大棚無公害油桃、
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米糧泉大隊后,后改名為七生產隊。
1984年組建為阿頓巴村委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阿頓巴村附近有錫伯民俗風情園、白石峰、大渠龍口、山銀哈達鹿業有限公司工業旅游示范點、海努克古城、瓊博拉古墓群等旅游景點,有察布查爾大米、莫爾雪克、布爾哈雪克燉魚、六十八團大米、銅制沙瑪瓦、伊犁“天馬”等特產,有錫伯族西遷節、錫伯族傳統婚俗、錫伯族刺繡、錫伯族西遷節、錫伯族傳統婚俗等民俗文化。
區劃:新疆·伊犁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米糧泉回族鄉·阿頓巴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