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達坂城鎮 | 隸屬:達坂城區 |
區劃代碼:650107100 | 代碼前6位:650107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新A |
長途區號:0991 | 郵政編碼:830039 |
轄區面積:約536.6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435人 |
人口密度:約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達坂村 | ~201 | 主城區 | 1984年由達坂城公社演變為達坂城區公所,管轄四鄉一鎮,命名為達坂城鎮,1991年體制改革后命名為達坂村,下設2隊、3隊、4隊,2004年西樹窩子村撤…[詳細] |
八家戶村 | ~202 | 村莊 | 因清代有八戶漢族人在此居住務農,故此得名。…[詳細] |
紅山嘴子村 | ~203 | 村莊 | 地處山口,山體呈紅色,故名。1982年包產到戶形成自然村以生產隊為單位,1991年體質改革后成立紅山嘴子村,下設8隊、9隊、10隊、11隊四個村民小組…[詳細] |
達坂城社區 | ~204 | 主城區 | 2009年7月,達坂城區魚兒溝區域劃歸吐魯番地區,將原魚兒溝街道魚兒溝社區名稱變更為達坂城社區,由達坂城區管轄,沿用至今。…[詳細] |
洛賓社區 | ~205 | 主城區 | 社區位于洛賓路西側,故名。該社區成立于2013年,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達坂,維吾爾語,意為山口,地處天山后溝峽谷北口,地勢高,有城而得名。
基本介紹:
達坂城鎮東連吐魯番市,南接托克遜縣,西鄰托里鄉,北依西溝鄉和東溝鄉,土地面積536.6l平方公里。1993年,鎮轄4個行政村,701戶,3 241人,其中回族2 676人、漢族299人、維吾爾族207人,哈薩克族59人。
達坂城鎮為古絲綢之路新北道和南北疆之間的交通重鎮。境內有峽口疙瘩城古跡和嘉德城遺址,是清代駐軍屯田的戰略要地。歷史上反擊外敵阿古柏的戰斗、馬仲英與盛世才軍隊的多次爭奪戰都在此地展開。民國23年(1934年)設達坂城鎮,現域為當時達坂城鎮一保。新中國成立后,為迪化縣七區一鄉。1956年,為達坂城鄉。1958年9月,為天山公社達坂城大隊。1977年,分為天山和達坂城兩個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達坂城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潘家地城堡位于達坂城區達坂城鎮約40公里,年代為唐代。為烏魯木齊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城堡遺址為準四周各向外5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準各向外200米。
歷史沿革:
解放前夕,屬達坂城一保,新中國成立后,為迪化縣七區一鄉,1956年,為達坂城鄉,1958年9月為天山公社達坂城大隊,1977年,分為天山和達坂城兩個大隊,1982年將天山公社改為“達坂城”,大隊名稱未變。
1984年10月根據國務院體制改革的規定設立達坂城鎮,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