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關鎮 | 隸屬:阜康市 |
區劃代碼:652302101 | 代碼前6位:652302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新B |
長途區號:0994 | 郵政編碼:831100 |
轄區面積:約57.6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5萬人 |
人口密度:約32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2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城北路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因城北路而得名。2015年3月4日,下發阜政函[2015]30號文件,城關鎮新成立城北路社區居委會。…[詳細] |
龍王廟社區 | ~002 | 主城區 | 此處有一龍王廟,故得此名。2015年3月4日,下發阜政函【2015】30號文件,城關鎮新成立龍王廟社區居委會。…[詳細] |
魚爾溝中心村 | ~201 | 村莊 | 本村自然形成一條3000米左右的陰溝,坑內生長蘆葦、魚等野生動植物,因此得名。…[詳細] |
四十戶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本村為測算單位,耕地面積為40戶,因此得名。…[詳細] |
黃鴨坑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早年,村東有一水坑,坑內生長蘆葦等野生植物,常有黃鴨(野鴨的一種,羽毛黃褐色,俗稱黃鴨)在此休息,俗稱黃鴨坑村,故名。…[詳細] |
城北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本村位于城市最北側,因此得名城北村。1980年本村叫城北村,1980年-2004年更名為城北三隊,2004年至今還原自然村城北村。…[詳細] |
張家莊村 | ~207 | 村莊 | 本村早年有張姓大戶,因此得名。解放前叫張家莊,1995年至1999年以城關大隊存在,1999年至今改名為張家莊子村。…[詳細] |
城南村 | ~208 | 主城區 | 本村因位于城墻南面,因此而得名。解放前位于阜康縣城南側,名為城南村,1981年改名為城北大隊第五生產隊,1981年至1998年稱為城北五隊,1998年…[詳細] |
坂干梁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因屬于天山山脈前山丘陵,由南向北延伸的山梁,黃土性質,俗稱“坂干梁”,故名。…[詳細] |
河南莊子村 | ~210 | 城鄉結合區 | 村里住戶多是1944年2月由河南省災民遷移來此落戶,故名河南莊子村。…[詳細] |
冰湖村 | ~214 | 村莊 | 清光緒年間,此地曾駐兵屯墾,稱兵扈,又因三工河水冬季在這一帶淤結成大面積冰灘,稱之為冰湖,故名。…[詳細] |
山坡中心村 | ~216 | 村莊 | 聚落處于山坡地帶而得名。解放前本村叫冰湖村,1984年-1994年改名為冰湖七隊,1994年-2012年更名為山坡村,2012年褚家灣村與山坡村合并為…[詳細] |
南灣村 | ~217 | 村莊 | 本村地處縣城西南紅山彎處,當地居民慣稱“南灣”,故名。…[詳細] |
龍王廟村 | ~218 | 城鄉結合區 | 此處有一龍王廟,故得此名,原龍王廟位于現新城花園一期12號樓(已消失)一座龍王廟。…[詳細] |
大墩村 | ~220 | 城鄉結合區 | 在原村委會西南方向有一烽火臺(現瑤池明珠小區中心,已消失。)故名大墩村。…[詳細] |
頭工南村 | ~221 | 村莊 | 本村位于頭工村以南,故名頭工南村。解放前頭工村,1961年至1974年改名為紅旗五隊,1974年至2003年改名為頭工五隊,2003年改名為頭工南村。…[詳細] |
西樹窩子村 | ~222 | 村莊 | 早年這里榆樹叢生,林木茂密,地處縣城以西,得名西樹窩子村。…[詳細] |
麗陽村 | ~223 | 村莊 | 阜康古城南門為麗陽門,寓意為村莊建設美麗,村民生活幸福美好,每天艷陽高照,故名。…[詳細] |
頭工中心村 | ~224 | 村莊 | 由原頭工三隊及頭工八隊合并而來,故名。1958年名為紅旗八隊,1971年改名為頭工八隊,1976年拆分為頭工三隊、頭工八隊,2012年至今將頭工三隊及…[詳細] |
大西渠村 | ~225 | 村莊 | 昔年,村落之西游一條水渠,解放后農田基本建設時,舊渠被填平,故名大西渠村。…[詳細] |
石家莊村 | ~226 | 村莊 | 村落中較早在此居住有石家大戶,故得名石家莊村。…[詳細] |
水磨溝口村 | ~227 | 村莊 | 村落位于水磨溝出口處,俗稱水磨溝口村,故名。…[詳細] |
龍王廟西村 | ~228 | 城鄉結合區 | 位于龍王廟西側(故名),解放前后,在龍廟村有一個龍王廟,破除四風時拆除。…[詳細] |
良繁中心村 | ~230 | 村莊 | 由良種繁育基地改為村委會,故名良繁村。1972年改為城關公社冰湖大隊四隊,解放后為一區,冰湖鄉,1958年改名為天津公社冰湖大隊四隊,1969年改名為…[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是阜康市政府所在地得名。
基本介紹:
城關鎮位于阜康市政府西北1公里處,南接天池景區,與市區相鄰相融,是典型的多元產業支撐型城郊鄉鎮。是阜康市維護社會穩定的“護城河”,促進阜康市經濟發展的“橋頭堡”。全鎮區域總面積57.65平方公里,下轄22個村、2個社區、1個開發區。全鎮農民總戶數5189戶,18444人,是典型的多民族聚集區域。有宗教場所5個。共有黨組織47個,其中黨委1個,黨總支5個,機關黨支部3個,社區黨支部2個,村級黨支部30個,新興組織黨支部6個,共有黨員1146人。村干部104名,在崗人數104名;村級儲備年輕干部154名,聯戶長、樓棟長共236名。全鎮共有“四老”人員275名。
在產業發展上:全鎮現有耕地5.
榮譽排行:
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確定城關鎮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
2022年7月,城關鎮被列入第三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治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名錄。
2011年10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城關鎮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城關公社解放前夕系阜榮鎮下轄的兩個保,即三、四保。
解放后建政為第一區的兩個鄉--頭工鄉,冰湖鄉。
1958年公社化運動中由冰湖、頭工、蘑菇場等地的高級農業合作合并成立公社,以縣境內著名的天山主峰博格達峰命名為天峰公社。
1965年將友好大隊的蘑菇場劃出。
1975年將冰湖大隊四隊劃出,根據自治區和新疆軍區《關于統一地圖地名問題》文件精神。
1972年將天峰公社更名為城關公社。
1972年至1984年元月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