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工河哈薩克族鄉 | 隸屬:阜康市 |
區劃代碼:652302205 | 代碼前6位:652302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新B |
長途區號:0994 | 郵政編碼:831100 |
轄區面積:約13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72人 |
人口密度:約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花兒溝村 | ~200 | 村莊 | 因溝內長滿花草,故名。1965年之前甘溝大隊,1966年-1970年改名為勝利大隊,1970年-1983年改為三工大隊,1983年改為三工村,2011…[詳細] |
拜斯胡木中心村 | ~201 | 主城區 | 哈薩克語,意為“五個大沙包”,因中心村東北部有五個大沙包,故名。…[詳細] |
大泉中心村 | ~203 | 村莊 | 大泉村北面有水量較大的一眼自然泉眼、從此叫大泉,意思是較大的泉眼,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三工河流過境域,故名。
基本介紹:
三工河鄉位于阜康市以北六運湖農場東側,距阜康市城區25公里。2005年以來,實施三工河谷綜合整治生態移民整體搬遷工程,累計從三工河谷搬遷農牧民1327戶,安置農牧民3900余人。通過生態移民搬遷和南部山區禁牧工作,不僅使三工河谷的生態環境得到恢復,也為天山天池成功申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全鄉人口共1259戶4606人,由漢、哈、回、維、東鄉等五個民族組成,哈薩克族人口占72%,其中農業人口3764人,非農業人口1098人,勞動力2869人。全鄉面積1323平方公里,轄3個行政村(其中2個行政中心村、1個行政村,分為7個自然居住片區),7個站所,9個黨支部,共有黨員265名,其中農牧民黨員
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游牧鄉的兩個保,解放后建政為四區的二、三鄉。
1953年四區劃成兩個區(即四區、五區)三工成為四區下轄四個鄉。
1958年天池牧場。
1965年成立海臺公社。
1969年成為東方紅公社。
1972年更改為三工公社。
1979年改為三工河管理委員會。
1983年改名為三工河公社。
1984年三工河哈薩克族鄉。
2001年11月與大泉牧場合并。
2011年因三公河谷搬遷,三工河哈薩克族鄉搬遷到拜斯胡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