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乃則爾巴格鎮 | 隸屬:喀什市 |
區劃代碼:653101100 | 代碼前6位:653101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新Q |
長途區號:0998 | 郵政編碼:844000 |
轄區面積:約23.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56萬人 |
人口密度:約239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康安社區 | ~001 | 主城區 | 經征求當地群眾和村“兩委”意見,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居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幸福,故得名?蛋,健康安全![詳細] |
金磨社區 | ~002 | 主城區 | 金磨,金黃的水磨,故名。根據《關于對喀什市社區區劃調整的通知》(喀市政發【2017】28號)文件要求成立金磨社區![詳細] |
櫻桃村 | ~200 | 村莊 | 櫻桃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前進村 | ~201 | 主城區 | 因此地村民有勤奮、努力干的氣質,故得名。前進,向前進步![詳細] |
皮合森村 | ~205 | 村莊 | 從前,此地的人生活較為艱苦、節儉,被其他村落居民取笑稱其為吝嗇鬼,故得名。皮合森,意為“吝嗇”![詳細] |
塔合塔科瑞克村 | ~206 | 主城區 | 很久以前,此地有一座木板橋,故得名。塔合塔科瑞克,意即:“木板橋”![詳細] |
恰爾巴格村 | ~207 | 村莊 | 很久以前,此地曾為古喀什王的花園故得名。恰爾巴格,意為:“御花園”![詳細] |
闊什庫勒村 | ~208 | 村莊 | 昔時,此地有兩個水池,故得名。闊什庫勒,意為“雙水池”![詳細] |
亞貝希村 | ~209 | 村莊 | 亞貝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古魯巴格村 | ~210 | 村莊 | 很久以前此地原名尕勒旺()意即笨蛋,故得名。古魯巴格,意為:“花園”。以前稱為尕勒旺,意為笨蛋![詳細] |
喀薩甫買里村 | ~211 | 村莊 | 很久以前,此地居民多數從事屠宰事業故得名。喀薩甫買里,意為:“屠夫村”。…[詳細] |
布恰村 | ~212 | 村莊 | 很久以前此地有許多做皮鞋的工匠,故得名。布恰,意為:做皮鞋的地方。…[詳細] |
尤喀克喀孜熱克村 | ~213 | 村莊 | 昔時,此地有一位宗教法官,動員群眾在村上游挖了一條水渠,灌溉農田故得名。尤喀克喀孜熱克,意為:“上游的渠”![詳細] |
瓊布斯村 | ~214 | 村莊 | 昔時,此地坑洼地較多故得名。瓊布斯,蒙古語,意為:“坑洼地較多”。…[詳細] |
紅櫻桃村 | ~215 | 村莊 | 紅櫻桃,紅“紅色”、櫻桃“一種果樹”,故名![詳細] |
木橋村 | ~216 | 村莊 | 惜時,此轄區有一座木橋,故得名。2017年6月27日根據《關于對喀什市各鄉(鎮)規模較大行政村拆分的批復》(喀市政函【2017】60號)文件精神,從塔…[詳細] |
幸福村 | ~217 | 村莊 | 幸福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早年間此處土地肥沃,資源豐饒,河渠縱橫,果木遍地,吸引很多人遷居于此,因此得名!澳藙t爾巴格”,意為:“觀賞的果園”。
基本介紹:
喀什市轄鄉。1950年為疏附縣浩罕區的一個鄉,1952年劃歸喀什市后為六區管轄,1964年成立尼扎瓦克公社,1966年改稱東風公社,1984年更名乃則爾巴格鄉。位于市區北,距市區3.5公里。面積23.2平方公里,人口2.5萬,有維吾爾、漢、烏孜別克等民族,其中維吾爾族占97%。314國道過境。轄尤喀克毛拉扎德、毛拉扎德、巴格等日克、托庫孜塔什、乃則爾巴格、皮合森、塔合科瑞克、恰爾巴格、闊什庫勒、亞貝希、古勒巴格、艾孜熱特12個村委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棉花、玉米、蔬菜、瓜果、向日葵等,盛產胡羅卜。養殖牛、羊。有制磚、石料、拉絲等鄉鎮企業。古跡有始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的香妃墓和阿巴霍加墓。
歷史沿革:
1952年為喀什市第三區。
1964年建立尼扎瓦克公社。
1966年改為東風公社。
1978年更名為乃則爾巴格公社。
1984年也不建鄉。
2009年撤鄉設鎮更名為乃則爾巴格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