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吉根鄉 | 隸屬:烏恰縣 |
區劃代碼:653024208 | 代碼前6位:653024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新P |
長途區號:0908 | 郵政編碼:845000 |
轄區面積:約327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704人 |
人口密度:約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薩孜村 | ~200 | 鄉中心區 | 因此處有一大片沼澤地而得名,當地農牧民群眾根據此地形地貌取名薩孜。薩孜,柯爾克孜語,意為:沼澤地。…[詳細] |
哈拉鐵列克村 | ~201 | 村莊 | 因這里長了許多楊樹,取名哈拉鐵列克,2007年7月,全縣調整行政村建制,4個村民小組全部升格為村。哈拉鐵列克村,柯爾克孜語,哈拉,意為:黑色,鐵列克,…[詳細] |
斯木哈納村 | ~202 | 村莊 | 因過去中國向蘇聯拉電線,在此村堆放了許多鐵絲,在此村拉過電線而得名。斯木哈納村,柯爾克孜語,意為:堆放鐵絲的地方。…[詳細] |
薩哈勒村 | ~203 | 村莊 | 因為這里地形地貌特別像一個人的胡子,當地農牧民群眾根據此地形地貌取名。薩哈勒村,柯爾克孜語,意為是胡子的意思。…[詳細] |
地名由來:
因人們常在這一帶聚會,故名。吉根,柯爾克孜語,意為聚會。
基本介紹:
烏恰縣轄鄉。“吉根”系柯爾克孜語譯音,意為“聚會”。1950年設立吉根鄉,1962年建反修公社,1984年復改吉根鄉。位于縣城西,距縣城94.5公里。是中國最西部的一個鄉。西北與吉爾吉斯斯坦接壤。面積3 270.3平方公里,人口0.2萬,柯爾克孜族占99.6%。克孜勒蘇河穿境而過。未設村委會,只有3個村民小組。屬純牧業鄉。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歷史沿革:
原屬疏附縣。
1929年,劃歸烏魯克恰提設治局,隸屬第三區。
1947年,為烏恰鎮第四保。
1950年屬二區第四鄉。
1958年屬烏魯克恰提公社第四大隊。
1962年,析置吉根公社。
1968年改名為反修公社,1980年恢復吉根公社原名。
1984年,建吉根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