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塔什科瑞克鄉 | 隸屬:伊寧市 |
區劃代碼:654002202 | 代碼前6位:654002 |
行政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新D |
長途區號:0999 | 郵政編碼:835000 |
轄區面積:約10.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71萬人 |
人口密度:約432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唐鄉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唐鄉,漢語意為“燙酸皮”(加工后的皮子),因其地為原伊犁地區皮毛腸衣廠加工產品而得名![詳細] |
唐努爾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因此地為廉租房聚集區,從各地遷居到此的貧困居民,個個喜氣洋洋,覺得今后的生活有了保障,前景就像初升的太陽一樣光明。2011年經伊寧市人民政府批準命名![詳細] |
新路街社區 | ~003 | 主城區 | 新路街,意為新修建的路,寓意新的開始。以街得名![詳細] |
綠洲社區 | ~004 | 綠洲社區的…[詳細] | |
阿依墩村 | ~200 | 主城區 | 阿依墩,意為“望月坡”。因舊時封齋的伊斯蘭教徒在村旁土坡上觀月確定開齋時間而得名![詳細] |
科克其勒克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科克其勒克,科克,意為“綠色”,其勒克,意為從事的行業,因公社化以后這里被安排專門為伊寧市生產蔬菜基地而得名![詳細] |
塔什科瑞克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塔什科瑞克,意為石橋,故名。1952年5月劃屬伊寧市,1958年劃為伊寧市紅旗公社三大隊,1984年更名塔什科瑞克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果園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果園,因轄區內有大片果林,形成一個果園,內有一個大涼亭,當地人維吾爾族居民稱其為“巴格”,意為果園而得名。…[詳細] |
吉格代力克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吉格代力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英買里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英買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地名由來:
清末時期,塔什庫勒克鄉因曾集資修建一座石橋而得名。
基本介紹:
伊寧市塔什科瑞克鄉位于伊寧市南郊,伊犁河北岸,總面積10.9平方公里,距市中心1.8公里。東鄰哈爾墩鄉,西連漢賓鄉,南瀕伊犁河,北接城區。全鄉有8個民族,總人口12853人,總戶數2449戶,其中農業戶數2432戶,人口10890人;少數民族2076戶,11449人,占全鄉總人口的90%,全鄉耕地面積8065畝,人均耕地0.7畝。鄉轄6個行政村,31個村民小組、1個牧業隊,16個黨支部,387名黨員,4所學校,1所衛生院,鄉辦企業17家。
歷史沿革
塔什科瑞克系古村落名稱,始于1919年。當時地方鄉約巴拉提買來五塊長2米,寬50公分石板,修了一座石橋,從此人們就把這個地
歷史沿革:
1950年,屬伊寧縣五區。
1953年,為伊寧市六區。
1958年,成立紅旗公社。
1978年,更名塔什庫勒克公社。
1984年,撤社建塔什庫勒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