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巴嘎鄉 | 隸屬:普蘭縣 |
區劃代碼:542521200 | 代碼前6位:542521 |
行政區域:西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藏F |
長途區號:0897 | 郵政編碼:859000 |
人口數量:約1659人 | |
下轄地區: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崗莎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崗莎村東南6千米處為肖孜,西北5900米處為色雄,東0.1千米處為塔爾青曲,西0.2千米處為巴嘎鄉衛生院。邊境村。人口676人。民族以藏族為主。牧業主…[詳細] |
雄巴村 | ~202 | 村莊 | 雄巴村東南200米處為瑪旁雍錯。邊境村民小組。全村人口為543人,相連的道路為普蘭公路。村內有文化活動中心,農牧民圖書室,村級醫療衛生機構。純牧業鄉,…[詳細] |
地名由來:
巴嘎,為藏語音譯,意為中間,即岡仁波齊峰和瑪旁雍錯之地。
基本介紹:
巴嘎鄉 轄2個村委會:崗沙村、雄巴村。
巴嘎鄉屬于半農半牧縣,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牧業大縣,也是阿里地區的糧油生產大縣,全縣糧油產量占全地區總產量的60%以上。全縣耕地面積為10238畝,可利用草場面積945萬畝。主要農作物有春青稞、春小麥、油菜、豌豆、蔬菜等,主要牲畜有牦牛、黃牛、犏牛、綿羊、山羊、馬、驢等。
-歷史沿革
巴嘎鄉作為阿里高原賦予神秘色彩的古老縣城,是阿里從古至今通往尼泊爾、印度進行經濟、文化、宗教交流的重鎮。也是中國12個3國交界的邊境縣之一,又是西藏自治區2個邊境口岸之一。臨近印度、尼泊爾,有邊境通道21道,邊境貿易具有500多年的歷史。 自1951年中國0
榮譽排行:
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確定巴嘎鄉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
2017年8月,巴嘎鄉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歷史沿革:
1960年,設巴卡嘎區。
1999年,撤區并鄉,改為巴嘎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