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高橋回族彝族苗族鄉 | 隸屬:大關縣 |
區劃代碼:530624201 | 代碼前6位:530624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云C |
長途區號:0870 | 郵政編碼:657400 |
轄區面積:約104.1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和諧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和諧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團結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因該地居住著回、漢、彝、苗四個民族,為加強民族團結,得名團結。…[詳細] |
大寨村 | ~202 | 村莊 | 1950年解放該地時,消滅吳氏三兄弟土匪武裝,當時的大關縣縣長朱均和編寫《大寨農民翻身記》的劇本,在全縣各地演出,大寨二字便由此得名。…[詳細] |
紅旗村 | ~203 | 村莊 | 1961年該地群眾高舉紅旗,走社會主義道路,得名紅旗。…[詳細] |
新民村 | ~204 | 村莊 | 1958年取名為新民,其義為新中國的人民,得名新民。…[詳細] |
打堡村 | ~205 | 村莊 | 因此地原有一小山丘,得名土堡堡,解放初,該地回族在土堡堡上修建一清真寺,而堡堡周圍住有許多人家戶,得名打堡。…[詳細] |
龍堡村 | ~206 | 村莊 | 龍堡在打堡為龍堡的中間位置,1982年以打堡和青龍洞各取一字命名。…[詳細] |
地名由來:
鄉人民政府駐上高橋街,故名。因同治二年,當地在此修了一座20米高的橋,比其他橋高,與今高橋鎮對稱故稱上高橋。
基本介紹:
上高橋回族彝族苗族鄉位于大關西南部,東面與玉碗鎮接壤,南面與昭陽區相連,西面與永善縣隔灑漁河相望,北同黃葛、悅樂鄉相毗鄰。鄉政府駐地處于昭陽區、永善和大關兩縣一區結合部,距大關縣城54公里,昭通市43公里。全鄉海拔在1221米至2648米之間,平均海拔為1880米。其氣候特點是冬季漫長,春天遲到,夏季短暫,秋季多災,且立體氣候明顯,全年最高氣溫為28℃,最低氣溫為-6℃,平均氣溫11℃。無霜期150天左右,年降雨量約為1100毫米。全鄉總面積為104.13平方公里,有耕地18043畝,土壤主要為黃壤和棕壤。主要礦藏是煤和石灰石;森林資源以松、杉、漆、竹、香椿等為主,森林覆蓋率為35%;糧食作物
榮譽排行:
2022年2月,云南省愛衛辦命名上高橋回族彝族苗族鄉為2021年度云南省衛生鄉鎮。
歷史沿革:
民國初年,為圖樂鄉。
民國三十年(1941年),為玉碗、妥河兩鄉轄地。
1950年4月,與翠華鎮、青龍鄉、玉碗鎮合劃為第一區。
1958年11月,單設為大寨公社。
1961年8月,并歸翠華區。
1962年7月,分設為大寨區。
1970年,改公社。
1982年,改稱上高橋公社。
1984年1月,復稱區。
1988年1月,改為回族彝族苗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