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勐阿鎮 | 隸屬:勐海縣 |
區劃代碼:532822106 | 代碼前6位:532822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K |
長途區號:0691 | 郵政編碼:666200 |
轄區面積:約538.7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5萬人 |
人口密度:約4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嘎賽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傣語地名,嘎即街子,賽即沙子,嘎賽意為沙子街。在沙灘上設集市趕集,故稱嘎賽。…[詳細] |
曼邁村 | ~202 | 村莊 | 傣語曼即村寨,邁即新,曼邁即新寨。該寨舊址在南阿河畔,相傳,該處有一石象,壓住寶藏、后來有一人到此取寶,用木鞭抽打石象,石象躍入河中,失去蹤影、之后,…[詳細] |
南朗河村 | ~203 | 村莊 | 駐地南朗河旁,故名。此地原隸寧江縣,1934年設保,稱勐景保,隸寧江縣安康區。1953年劃歸勐海縣,隸版納勐阿。1956年土改時設鄉,稱南朗河鄉,隸勐…[詳細] |
勐康村 | ~204 | 村莊 | 勐康:歷史上為一土司地。1934年設保,稱勐康保,隸寧江縣安康區。1953年劃歸勐海縣,隸版納勐阿。1956年土改時設鄉,稱勐康鄉,隸勐阿區。1958…[詳細] |
賀建村 | ~205 | 村莊 | 此地1934年曾設保,稱賀建保,隸寧江縣勐往區。1953年劃歸勐海縣,隸版納勐阿。1956年設鄉,稱賀建鄉,隸勐阿區。1958年遷今址后,仍稱賀建鄉,…[詳細] |
納京村 | ~206 | 村莊 | 傣語地名,納即水田,京即一種植物京得,納京意為因建在長植物京得的一塊水田附近而得名。…[詳細] |
納丙村 | ~207 | 村莊 | 此地原隸寧江縣,1952年隸寧江縣安康區。1953年劃歸勐海縣,隸版納勐阿。1956年土改時始設鄉,稱納丙鄉,隸勐阿區。1958年鄉址遷至阿克希臘,仍…[詳細] |
地名由來:
勐阿為傣語地名。傳說釋迦牟尼取南阿河水倒入沸湯,使之落滾,意為沸水落滾的壩子。
基本介紹:
一、勐阿鎮鎮情概況
勐阿鎮是一個以拉祜族為主,傣、哈尼族等13種民族雜居的半山區鄉鎮,位于勐海縣北部,距勐海縣城32公里。全鎮總面積538.77平方千米,其中山區330.77平方千米,壩區208平方千米,有林地6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3.6%。有耕地面積48851畝,其中水田23381畝,旱地25470畝。2005年,全鎮共有4992戶,2089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36‰,人口密度39人/平方千米,其中拉祜族9032人,占人口總數的44.52%。勐阿鎮下設7個村民委員會,61個自然村,71個村民小組,有17個黨支部,56個黨小組,515名黨員,其中,農村黨員403人,機關112人,有4個
榮譽排行:
2021年3月,勐阿鎮入選2020年云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勐阿鎮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勐阿原為一土司地。
明隆慶四年(1570年),設12版納時,勐阿、勐海、景真為一版納。
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為土把總。
民國二年(1913年),隸第二區行政分局(勐遮)。
民國八年(1919年),大勐籠第四區行政分局移于勐往后,改隸之。
1949年,勐阿、勐康為寧江縣轄區,稱安康區。
1953年,成立版納勐阿。
1958年,設勐阿區;同年12月,改為鋼鐵公社。
1959年,復設勐阿區公所。
1968年,改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