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營街街道 | 隸屬:紅塔區 |
區劃代碼:530402007 | 代碼前6位:530402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云F |
長途區號:0877 | 郵政編碼:653100 |
轄區面積:約133.5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17萬人 |
人口密度:約38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營街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明代為軍屯地,屬云南左衛屯地,1969年名大營屯,屬左德鄉,1966年7月,改為大營街公社大營街大隊;1983年撤縣設市,設立區、鄉,1984年1月,…[詳細] |
杯湖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明代駐兵屯田于此,頭目姓壯,故名壯旗,1696年,名壯旗屯,屬左德鄉;1937年更名杯湖村,后屬匯溪鎮;1966年7月,改為大營街公社杯湖大隊;198…[詳細] |
趙桅社區 | ~003 | 村莊 | 趙桅取自趙官壩和桅桿營的首字。1956年趙官壩鄉和桅桿營鄉合并稱趙桅,從此,社區一級的機構設置,沿用此名;1966年7月,改為大營街公社趙桅大隊;19…[詳細] |
常里社區 | ~004 | 村莊 | 1696年屬左德鄉;1916年屬新寧鄉;1966年7月,改為大營街公社常里大隊;1983年撤縣設市,設立區、鄉,1984年1月,改稱大營街區常里鄉人民…[詳細] |
師旗社區 | ~005 | 城鄉結合區 | 明代軍屯于此,掌旗頭目姓師而得名。1696年屬左德鄉,1948年屬匯溪鎮;1966年7月,改為大營街公社師旗大隊;1983年撤縣設市,設立區、鄉,19…[詳細] |
甸苴社區 | ~006 | 村莊 | 彝語地名,原名“迪諾”,“迪”指平地;“諾”意為平坦,“迪諾”意為地勢寬敞平坦的小寨子,習慣讀甸苴。因駐地甸苴。…[詳細] |
郭井社區 | ~007 | 城鄉結合區 | 明代軍屯駐此,郭姓先輩定居鑿井飲用,故名郭井。…[詳細] |
赤馬社區 | ~008 | 城鄉結合區 | 赤馬與廣衛原系明代軍屯,清康熙三十五年改制,同屬白城鄉,民國時期屬左德鄉、匯溪鎮;1966年7月,改為大營街公社赤馬大隊;1983年撤縣設市,設立區、…[詳細] |
龍潭社區 | ~009 | 村莊 | 1696年,為西山彝寨之一,名龍潭(含上下龍潭村);1947年屬新鳳鄉;1966年7月,改為大營街公社龍潭大隊;1983年撤縣設市,設立區、鄉,198…[詳細] |
大密羅社區 | ~010 | 村莊 | 彝語地名,“密”指土地,“羅”(諾)為肥沃,“密羅”意為土地肥沃的地方,因東南有密羅山,山西麓有密羅河,因有兩村,以大小區分,此村較大得名“大密羅”。…[詳細] |
匯溪社區 | ~011 | 城鄉結合區 | 匯溪社區:2024年3月成立,從大營街社區析置出來。轄景和苑、景康苑、景泰苑、景裕苑、景隆苑、景明苑、蘭花村、景華苑、景興苑、紅塔區中醫院、玉溪市第一…[詳細] |
地名由來:
大營街街道因轄區明代為屯田中心大營,清成豐年間(1851年至1861年)為集市,故名大營街。
基本介紹:
紅塔區大營街街道位于玉溪市紅塔區西南部,國土總面積133.53平方公里,下轄10個社區,55個自然村,106個居民小組。街道總人口53049人,其中,少數民族9890人,占街道總人口18.6%。大營街享有“云南第一村”的美譽,被稱為“中國農村共同富裕的典范”“中國西部小康之星”。先后榮獲“國家園林城鎮”“全國文明村鎮”“國家衛生城鎮”“云南十大名鎮”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大營街街道緊緊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總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維護社會政治穩定,街道領導班子統一思
榮譽排行:
2009年1月,大營街街道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2005年10月,大營街街道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文化旅游:
郭井郭家宅位于紅塔區大營街街道,年代為民國。2018年11月,被公布為玉溪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大營街街道境域屬左德鄉。
民國時期,為玉溪縣左德鄉、匯溪鎮。
1949年12月25日,成立玉溪縣石匯區。
1950年8月,為玉溪縣第四區。
1958年10月,成立躍進公社。
1963年1月,恢復第四區。
1966年7月,改為大營街公社。
1987年,改大營街鎮。
2011年3月17日,改大營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