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興泉鎮 | 隸屬:華坪縣 |
區劃代碼:530723103 | 代碼前6位:530723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P |
長途區號:0888 | 郵政編碼:674800 |
轄區面積:約228.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9萬人 |
人口密度:約7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興泉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有“興旺發達之源泉”的象征意義而得名。1953年,取大興街的“興”,龍洞河泉的“泉”命名,1988年前興泉大隊,2000年前為興泉村公所,2015年前…[詳細] |
新文村 | ~202 | 村莊 | 取“新興發展且文明發展”之意得名“新文”。…[詳細] |
干箐村 | ~203 | 村莊 | 取干把村、大箐溝村“干”和“箐”組合得名“干箐”,意指此地區水資源少,相對干旱。…[詳細] |
南陽村 | ~204 | 村莊 | “南陽”由清咸豐(1814)年廟碑文“南銀廠”演變而來。…[詳細] |
文樂村 | ~205 | 村莊 | 該地村民期盼著過上文明安了日子,故取名為“文樂村”。…[詳細] |
松竹村 | ~206 | 村莊 | 以本村“松坪”和“竹林箐”兩地各取一字組合得名。…[詳細] |
青龍村 | ~207 | 村莊 | 青龍村當時山清水秀,森林密,水源好而得名“青龍”。…[詳細] |
塘房村 | ~208 | 村莊 | 因本村房子旁有池塘,得名“塘房”。塘房村民委員會原屬關塘所轄,1961年成立塘房大隊;1979年從關塘劃出3個自然村,青龍劃出2個自然村,正式成立行政…[詳細] |
關塘村 | ~209 | 村莊 | 本村居于一個閉合的池子旁。從解放后設為關塘管理區,后設為關塘大隊(包括塘房、干箐、關塘)。1979年分為三個大隊,1983年為關塘鄉人民政府,1988…[詳細] |
地名由來:
興泉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在興泉村,有“興旺發達之源泉”的象征意義而得名。
基本介紹:
興泉鎮地處云南、四川兩省交界處,位于華坪縣城的東部,距華坪縣城32公里,東經101°18′—101°30′,北緯26°34′—26°47′之間,東與四川省攀枝花格里坪鎮相鄰,南與華坪石龍壩鄉相鄰,西與華坪縣中心鎮、船房鄉相鄰,北與四川省攀枝花市惠民鄉接壤,是滇西北通往四川的窗口。
興泉鎮位于云南省華坪縣東北部。地處川滇兩省交界處,東與四川省攀枝花市接壤,北鄰四川省鹽邊縣。面積228.7平方千米,人口18516人(2007年末),其中傈僳、彝、回、苗、納西、傣、壯等少數民族人口4280人。轄興泉、新文、干箐、南陽、文樂、松竹、青龍、塘房、關塘9個行政村,共132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江地,距縣城
榮譽排行:
2021年3月,興泉鎮入選2020年云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2014年7月,興泉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民國,屬華坪縣福泉鎮、三陽鄉。
1950年2月,屬福泉區、三陽區;同年9月,合并屬第二區。
1958年12月,屬大興公社、三陽公社。
1961年,中心公社所轄青龍大隊劃人。
1963年9月,屬大興、三陽2區。
1965年8月,大興區的福田、平江、和平及三陽區的肇義、共和、布德、新華、新生,新民、玉泉等10小公社劃歸四川省渡口市(今攀枝花市)。
1983年2月,設二區。
1988年3月,分設大興鄉及文樂傈僳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