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康平鎮 | 隸屬:江城縣 |
區劃代碼:530826105 | 代碼前6位:530826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J |
長途區號:0879 | 郵政編碼:665900 |
轄區面積:約81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19萬人 |
人口密度:約2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高地社區 | ~001 | 村莊 | 高地是當時有部隊在此處駐扎,稱為高地一號地,因此而得名。…[詳細] |
營盤山村 | ~201 | 鎮中心區 | “營盤山”:兵營駐扎之地,據傳此村后山曾駐扎過兵營,故而得名。…[詳細] |
大樹腳村 | ~202 | 村莊 | “大樹腳”當地俗稱大樹下,此村建在兩棵大樹旁,意為大樹下的村莊。…[詳細] |
曼老街村 | ~203 | 村莊 | 傣語地名。“曼老”傣語,意為我們的寨子,此村原人戶相對集中,常擺街市進行產品交易。…[詳細] |
曼克老村 | ~204 | 村莊 | 傣語地名。“曼克老”系傣語“曼哈老”轉音而來,“曼”為寨子,“哈”為草,“老”為蘆葦,其意為蘆葦草多的寨子。…[詳細] |
中平村 | ~205 | 村莊 | “中”位置、方位,中部;“平”平整、平坦;此村轄區多較為平坦,又位處鄉境中部,故而得名。…[詳細] |
勐康村 | ~206 | 村莊 | 傣語地名。“勐康”:有蟲膠的壩子,此地原曾蟲膠(紫膠)很多。…[詳細] |
瑤家山村 | ~207 | 村莊 | “瑤家”,當地方言俗稱瑤族,此區域山區多以瑤族聚居,設村時以此命名。…[詳細] |
界碑村 | ~208 | 村莊 | “界碑”指中國、老撾兩國邊境“七號界碑”,此村位處“七號界碑”附近,駐地界碑,故名。…[詳細] |
兩棵樹村 | ~209 | 村莊 | 此地域在一山頂丫口處有兩棵明顯獨立生長的樹,故而得名兩棵樹。…[詳細] |
地名由來:
康平鎮因境域多為河谷區、半山區,有利于發展農業生產,是全縣主要產糧區,故取“生活康樂、平安的地方”之意命名。
基本介紹:
康平鄉位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西南部,面積816平方公里,外與老撾接壤,內與普洱縣、思茅市、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和本縣的整董鎮、紅疆鄉、寶藏鄉相連。國境線長76.5公里。轄勐康、中平、瑤家山、營盤山、曼克老、蠻老街、大樹角7個村民委員會、84個合作社(村民小組)。鄉政府橋頭河,距縣城勐烈鎮64公里,距思茅81公里。據2003年人口普查,全鄉總人口17766人,每平方公里21.8人。境內居住著哈尼、彝、漢、傣、瑤、拉祜等19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3058人,占全鄉總人口的73.4%。其中哈尼族4495人、彝族2584人、傣族2581人、瑤族2664人、拉祜族734人。50年來,康平鄉的經濟、文化和各
榮譽排行:
2021年3月,康平鎮入選2020年云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康平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設康平區。
1953年,整董劃歸景洪縣。
1956年,增設瑤家山鄉。
1958年,改設公社。
1961年,恢復區鄉制。
1966年,整董鄉劃回康平區。
1969年,又改公社。
1984年,改區。
1987年,改康平鄉。
1988年,劃出整董新增設鎮。
2012年12月,康平鄉撤鄉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