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景谷縣 | 隸屬:普洱市 |
區劃代碼:530824 | 代碼前6位:530824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自治縣 | 車牌代碼:云J |
長途區號:0879 | 郵政編碼:666400 |
轄區面積:約777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7.74萬人 |
人口密度:約3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鎮、4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威遠鎮 | 9.58萬人 | 1124km2 | 威遠鎮地處縣城,是景谷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屬壩區,總面積42平方公里,轄白龍、威遠、鄉3個社區居民委會和芒冒、威遠街2個村民委員會,20個村…[詳細] |
永平鎮 | 6.32萬人 | 1467km2 | "位置面積:永平鎮位于景谷縣城西南53公里處,和雙江、臨滄交界,國道323線穿增而過。交通扼景谷南部五鄉鎮咽喉,是景谷南五鄉鎮物資集散地,總面積 為1…[詳細] |
正興鎮 | 1.47萬人 | 883km2 |
正興鎮位于縣城東南部,距縣城62公里,總面積883平方公里。轄11個村民委員會,164個村民小組。2003年末,全鎮總人口19922人,人口密度…[詳細] |
民樂鎮 | 2.27萬人 | 724.86km2 | 一、自然與人口 (一)地理概況 民樂鎮位于縣城西北部,距縣城57公里,屬半山半壩區,面積724.86平方公里,屬無量山余脈,地勢由東向西逐…[詳細] |
鳳山鎮 | 1.53萬人 | 575.98km2 | 位置面積:鳳山鄉位于縣城東北部,距縣城32公里,省道彌寧公路橫穿全境,與鎮沅縣接壤。全鄉總面積520.6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委員會,194個村民小組…[詳細] |
景谷鎮 | 1.37萬人 | 263.5km2 | 一、位置面積:景谷鄉位于縣城以北,距縣城41公里,北與鎮沅縣振泰鄉交界。全鄉國土面積263.5平方公里,均為山區、半山區。
二、人口民族…[詳細] |
碧安鄉 | 1.64萬人 | 9728km2 | 一、基本概況
碧安鄉位于景谷縣西南部,距縣城129公里,是距縣城最遠的鄉,是全省506個扶貧攻堅鄉之一。全鄉總面積9728平方公里,轄16個村民委…[詳細] |
益智鄉 | 1萬人 | 789km2 | 益智鄉位于景谷縣城西南部,鄉人民政府所在地距縣城62公里,海拔820米,國土面積789平方公里,全鄉轄9個村民委員會,98個自然村,118個村民小組,…[詳細] |
半坡鄉 | 7557人 | 355.1km2 | 半坡鄉位于縣城西南端,距縣城105公里,東北與邊江、永平兩鄉鎮相鄰,南與勐班為伴,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2283.5米,最低海拔635米,總面積…[詳細] |
勐班鄉 | 1.81萬人 | 476.78km2 | 勐班鄉位于景谷縣城西南部,距縣城113公里,總面積476.78平方公里,是景谷縣四大壩子和糧食主產區之一。轄8個村民委員會,160個村民小組。2003…[詳細] |
地名由來:
景谷古稱“勐臥”地,傣語“勐”為地方,“臥”為井,意為有鹽井的地方。據傳:“威遠”系“臥允”的譯音,意為鹽井城。以穿城而過的景谷江(威遠江)得名。
基本介紹:
景谷地圖 景谷位于云南省普洱中部偏西,地處東經100°02′——101°07′、北緯22°49′——23°52′之間的一個縣。景谷古稱“勐臥”,傣語“勐”為地方、“臥”為井,意思為有鹽井的地方。是以傣族、彝族為自治民族的多種民族聚居的自治縣,素有“林海明珠、杧果之鄉、佛教圣地”的美稱。總面積7550平方公里,轄鐘山、鳳山、景谷、邊江、半坡、勐班、碧安、益智8個鄉和威遠、永平、正興、民樂4個鎮,下設132個村委會、1929個村民小組,60023戶農戶,總人口291700人,其中農業人口占88.1%,以傣族、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46.3%,縣內居住著漢族、傣族、彝族、拉祜族、哈尼族、回族、布朗
榮譽排行:
2024年11月,2024年度茶業重點(原百強)縣域名單公布,景谷縣上榜。
2024年11月,2024年度茶業提質升級縣域名單公布,景谷縣上榜。
2022年1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命名景谷縣林產工業示范園區為第二批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
2021年10月,景谷縣上榜2021年度茶業百強縣。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景谷縣人口數量為27.74萬人,位列普洱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云南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70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863位。
2020年11月,2020年中國茶業百強縣排行榜出爐,景谷縣位列第78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景谷縣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歷史沿革: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后,景谷屬益州郡哀牢地。
東漢永平十二年(69)后,屬永昌郡。
蜀漢、西晉時期(221-317)屬興古郡。
東晉、宋、齊時期(318-577)屬梁水郡,南唐設置威遠城,宋“大理國”改設威遠賧,元十二(1275)設威遠州。
明洪武元年(1368),威遠傣族酋長禱放論稱威遠為“勐臥”(傣語,產鹽的平壩地方)。
明建文三年(1401),改為威遠土知州,屬楚雄府;清順治十七年(1660),承
區劃:云南省·普洱市·景谷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