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碧城鎮 | 隸屬:祿豐市 |
區劃代碼:532331103 | 代碼前6位:532331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E |
長途區號:0878 | 郵政編碼:651200 |
轄區面積:約187.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5萬人 |
人口密度:26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碧城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此地樹多林密,河水環繞,風景優美,碧綠如玉,故而得名![詳細] |
下村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碧城鎮地形東高西低,下村在歷朝政府所在地西邊,即下邊就叫下村,故名![詳細] |
青山村 | ~202 | 村莊 | 因村委會駐地九年坪是山口下清冷的地方。1963年以前稱青山農業社,1964年-1984年3月稱青山大隊,1984年3月-1997年8月稱好義鄉,199…[詳細] |
好義村 | ~203 | 村莊 | 因駐地村民好客,講禮儀得名,村委會駐好義村![詳細] |
樊廠村 | ~204 | 村莊 | 樊姓村民在此開辦銅廠,得名樊廠。1955年以前屬于好義鄉,1958年屬樊廠高級社,1958年10月-1983年3月屬樊廠大隊,1983年3月-1987…[詳細] |
張通村 | ~205 | 村莊 | 張通村委會駐地張通司營村。1964年-1987年稱碧城區張通鄉,1987年3月稱碧城鎮張通大隊,1987年3月-2000年9月稱張通辦事處,2000年…[詳細] |
街子廠村 | ~206 | 村莊 | 相傳明末清初曾在此開辦銅廠,從而形成街市得名![詳細] |
貓街村 | ~207 | 村莊 | 因村委會駐地逢寅而市,寅屬虎相得名,村委會駐貓街村![詳細] |
前營村 | ~208 | 村莊 | 元代養馬屯軍之地,因村委會駐羅海營前營村![詳細] |
西河村 | ~209 | 村莊 | 因碧城鎮地形東高西低,下村在歷朝政府所在地西邊,稱為西村![詳細] |
萬松村 | ~210 | 村莊 | 因原羅次縣八大景觀之一的“萬樹松濤”景觀在此地![詳細] |
勝利村 | ~211 | 村莊 | 勝利村原名南坡頭村,為慶祝解放改名勝利村,因村委會駐地勝利村。…[詳細] |
上村村 | ~212 | 鎮中心區 | 因碧城鎮地形東高西低,上村在歷朝政府所在地東邊,即上邊就叫上村。…[詳細] |
西山村 | ~214 | 村莊 | 因位于碧城鎮西面山腳下。1963年以前屬于洪流農業社,1964年-1972年3月屬洪流大隊,1972年3月-1984年3月屬西山大隊,1984年3月-…[詳細] |
洪流村 | ~215 | 村莊 | 因1954年羅次縣在煉甸村試辦初級農業社掀起高潮如洪水般洶涌向前,勢不可擋,得名洪流農業社![詳細] |
地名由來:
碧城鎮因過去樹多林密,且有北城河、金水河環繞,流水潺潺,風景優美,有碧綠如玉之感得名。
基本介紹:
碧城鎮位于祿豐縣東部,羅次壩子中心,東與富民縣接壤,南與勤豐鎮相連,西鄰和平鎮,北接仁興鎮,安武公路穿境而過,鎮政府所在地距祿豐縣城42公里,距州府楚雄120公里,距省會昆明98公里。
【行政區劃】全鎮轄上村、洪流、西山、前營、西河、萬松、貓街、勝利、樊廠、街子廠、張通、好義、青山13個村民委員會和碧城、下村2個社區,97個自然村,236個村民小組。15個村委會(社區)除青山村委會屬山區外,其余14個村委會(社區)均為平壩區。行政區內有普通中學2所,小學14所。
【人口民族】2018年末,全鎮戶籍人口49774人,總戶數17545戶。全鎮有彝族、白族、苗族、哈尼族、壯族、傣族、傈僳
文化旅游:
貓街關圣宮位于祿豐縣碧城鎮貓街村委會虎峰山山頂,貓街中學后。清康熙《羅次縣志》記載:“關帝廟,在北門內。乙未年(1715年)知縣沈之鉽重修。帝廟有四:一在城內;一在虎街;一在落摩伍;一在白沙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碧城鎮。
1958年,羅次縣撤并,5鄉合并成公社。
1961年,改稱為碧城區。
1966年,改稱碧城公社。
1972年,從碧城公社劃出碧城、下村、上村、勝利4大隊建碧城鎮。
1984年,碧城公社的洪流、西山2個大隊劃入碧城鎮,同時碧城公社改碧城區。
1986年12月,碧城區并入碧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