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白鎮 | 隸屬:馬關縣 |
區劃代碼:532625101 | 代碼前6位:532625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H |
長途區號:0876 | 郵政編碼:663700 |
轄區面積:約24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99萬人 |
人口密度:約40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板子街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為里。1953年至1955年為鄉。1956年至1957年為高級社。1958年至1959年為小公社。1960年至1961年為管理區。1962年…[詳細] |
興隆街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因該地原名爛泥塘,后有人居住,開街貿易,以吉利興旺,取名興隆。…[詳細] |
塘子邊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1950年為里。1953年為鄉。1957年為高級社。1959年為大隊。1966年為紅星大隊。1981年7月恢復塘子邊大隊。1984年為塘子邊鄉。198…[詳細] |
海子邊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因該地處于群眾稱海子的池塘邊,得名海子邊,社區居民委員會駐林海路上段。…[詳細] |
南山幸福社區 | ~005 | 村莊 | 由馬白鎮、八寨鎮、仁和鎮等10個鄉(鎮),小河二村、坪子上、天生橋等236個村小組易地搬遷到園區安置。2018年11月2日經批復成立南山幸福社區居民委…[詳細] |
馬鞍山村 | ~201 | 村莊 | 1953年成立鄉。1959年與新寨鄉、董亮合并統一成立管理區。1961年改為大隊。1963年改為小公社。1969年恢復大隊。1984年改為鄉。1988…[詳細] |
花枝格村 | ~202 | 村莊 | 1950年至1952年為行政村。1953年至1957年為鄉政府。1958年至1961年為管理區。1962年至1963年為人民公社。1964年至1966…[詳細] |
雨波村 | ~203 | 村莊 | 1912年為雨波保董。1930年為雨波鄉。1940年為雨波保。1950年為行政村。1952年為雨波農協會。1953年為雨波鄉。1958年為雨波管理區。…[詳細] |
文華村 | ~204 | 村莊 | 1950年為行政村。1953年為鄉。1959年為管理區。1961年為大隊。1962年為小公社。1969年為大隊。1984年為鄉。1988年至1999年…[詳細] |
沙尾沖村 | ~205 | 村莊 | 1950年為行政村。1961年為大隊。1962年為小公社。1969年至1984年為大隊。1984年至1988年至為鄉。1988年至1999年為行政村。…[詳細] |
下寨村 | ~206 | 村莊 | 1950年至1952年為行政村。1952年至1957年為鄉。1958年至1960年為管理區。1961年為小公社。1962年為鄉。1963年至1984年…[詳細] |
馬灑村 | ~207 | 村莊 | 1950年至1952年為行政村。1953年至1958年為鄉。1959年至1960年為管理區。1961年至1962年為大隊。1963至1968年為小公社…[詳細] |
方山村 | ~208 | 村莊 | 1952年至1957年為方山鄉政府。1958年至1962年為人民公社。1963年至1984年為生產大隊。1985年至1986年為方山鄉。1987年至1…[詳細] |
腰棚新寨村 | ~209 | 村莊 | 1950年為行政村。1953年為鄉。1956年為初級社。1959年為管理區。1962年為中公社。1970年為大隊。1984年為鄉。1988年至1999…[詳細] |
馬尾沖村 | ~210 | 村莊 | 1951年至1953年成立農席會。1955年改為鄉。1958年至1960年為管理區。1961年至1964年為大隊。1965至1973年革命委員會。19…[詳細] |
地名由來:
馬白鎮最先居住儂人(壯族)多養白馬,依語將白馬譯為漢語時倒稱“馬白”,遂以得名。
基本介紹:
馬白鎮位于馬關縣境中部偏東,東接南撈鄉,南連都龍鎮、夾寒箐鎮和仁和鎮,西鄰大栗樹鄉,北靠坡腳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人民政府駐地位于縣城,距省會昆明429千米,距州府文山54千米;全鎮國土面積248平方千米,轄10個村民委員會4個社區120個自然村220個村(居)民小組;居住有漢、壯、苗、彝、傣、布依等民族,年末總人口18108戶68957人,其中少數民族26441人,占38.34%;農業人口39647人,占57.50%。年末實有耕地面積3.71萬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0.93畝。地形以山地為主,局部地區有低壩河谷,鎮內平均海拔1500米,氣候屬亞熱帶低緯度山地季風氣候,立體氣候明顯
榮譽排行:
2023年10月,馬白鎮被確定為2023-2025年度“云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壯族音樂舞蹈)。
文化旅游:
花枝格九龍口仙人洞古生物群化石采集點位于馬關縣馬白鎮花枝格村委會南面約3000米的仙人洞九龍口,年代為舊石器時代,類別為古遺址。花枝格九龍口仙人洞古生物群化石采集點為馬關縣文物保護單位,公布
馬白烈士陵園位于馬關縣馬白鎮海子邊社區松毛寨村旁一山坡上,年代為1951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馬白烈士陵園為馬關縣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日期為1986年5月(第一批)。
馬灑老人廳位于馬關縣馬白鎮,年代為清。馬灑老人廳為文山州第三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馬關電影院位于馬關縣馬白鎮,年代為1967年。馬關電影院為文山州第三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華壽佛寺位于馬關縣馬白鎮,年代為清。文華壽佛寺為文山州第三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西漢時期,馬白鎮境域屬進桑縣。
東漢時期,屬進乘縣。
蜀漢時期,屬興古郡。
唐朝時期,為南詔的通海都督轄地。
宋朝時期,屬大理國的最寧府矣尼迦部。
元朝初期,屬南路總管府阿萬戶府舍資千戶。
明朝時期,屬云南布政使八寨長官司,元、明時期,均屬龍氏土司領地。
清康熙六年(1667年),屬開化府。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安平廳自開化府移衙至馬白。
民國十九年(1930年),為馬關縣中心區,是縣總團局駐所。
民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