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云南省 > 文山州 > 麻栗坡縣 > 天保鎮

麻栗坡縣天保鎮概況

[移動版]

天保鎮位于縣境南部,全鎮轄南溫河、分水嶺、城子上、小寨、村民民居

八宋、天保6個村委會,72個自然村106個村民小組,有7個邊境村寨。居住著漢、壯、苗、瑤、彝、傣、蒙古、仡佬等8種民族。2006年末全鎮總戶數3715戶16600人(農業戶3689戶15846人),其中少數民族8388人,占總人口的51%,有耕地面積16753畝,其中田6212畝。2006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3105萬元,農業總產值4200萬元,工業總產值32637萬元,地方財政收入519萬元。農民人均產糧449公斤,人均純收入1506元。屬中山河谷地貌,地勢呈西高東低,最高海拔2579米,最低海拔107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8.29℃,年平均降雨量1113.6毫米,森林覆蓋率為44.31%,主產杉木、松木、雜木等,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開采的有鎢(含白鎢和黑鎢)、錫、鉛、鋅、硅、鐵等。水能資源僅盤龍河過境河段的水能蘊藏量就有74.7萬千瓦,占全州的23.1%,全縣的74.6%。馬鹿塘水利水電樞紐工程正在建設之中,玉爾貝礦泉水、天龍酒廠等企業已成為麻栗坡縣飲料、釀酒行業的龍頭。

人文地理

該鎮的瑤族為靛瑤,自稱“門”或“金門”,因種植藍靛而得壯族的糯米粑

名,瑤族的節日有中國傳統的春節、清明節,六月六、七月半,盤王節是他們特有的節日。農歷10月16日是傳說中瑤族的祖先盤王的生日,又時值豐收季節,因此10月16日盤王節是瑤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節日期間,在瑤家聚居的地方,嗩吶、銅鼓伴奏著歌聲,婉轉悠揚。身著瑤族服裝的瑤族人民跳起民族舞蹈歡度節日。
壯族的節日主要有小年節(農歷七月初一)節日這天做粑粑染花糯米飯,殺雞宰鴨宴請親朋好友;花糯米飯,用優質糯米和各種植物色素蒸制而成,是壯(瑤)族傳統節令食品,每逢節日,親朋之間都要相互贈送花糯米飯,以表示盛情和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福,節日這天做的粑粑是用糯米、芭蕉、糖混合蒸制而成的。
彝族最隆重的節日是“火把節”,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相傳古時候,彝族在抵御外族的戰爭中,將火把綁在羊角上,驅趕羊群沖人敵陣,擊潰了前來侵犯的敵人。從此人們過火把節是紀念和慶祝戰爭的勝利。節日這天舉行山歌、跳三弦活動,并家家飲酒,殺牲祭祖先。宴請親朋好友。
踩花山是苗族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一到初七踩山。節日期間,青年男女對歌、跳蘆笙舞、尋求配偶;年紀大的則來到花場地交流生產經驗,傳授生產技術。民族舞蹈歡度節日。傣族的節日主要六月六小年節,與壯族的七月初一相似。

資源環境

天保鎮國土面積是191.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6753畝,其中自然風光

田6212畝。森林覆蓋率為44.31%,主產杉木、松木、雜木等,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開采的有鎢(含白鎢和黑鎢)、錫、鉛、鋅、硅、鐵等。水能資源僅盤龍河過境河段的水能蘊藏量就有74.7萬千瓦,占全州的23.1%,全縣的74.6%。
天保鎮處在口岸經濟帶、非公經濟工業園區、對外經濟招商園區的重要位置上,要牢牢抓住這些發展機遇,立足水能、礦產、邊貿、旅游資源優勢,牢固樹立“能源大鎮”、“無工不富”的思想,認真實施“電礦結合”發展戰略,抓好馬鹿塘電站下游各電站的建設和馬鹿塘電站二期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以鎢業公司為龍頭,抓好具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力的鎢、鐵等礦產品的合理開發,不斷壯大玉爾貝等礦泉水生產企業,打響鎢業品牌和玉爾貝品牌。全力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強工業發展后勁,積極引導發展好工業企業和民營企業,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拉動工業經濟快速增長,提高企業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促進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加快邊貿發展,為推動商貿旅游經濟發展奠定基礎。樹立“大口岸,大通道,大發展”的思想,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充分發揮天保鎮對外經濟招商園區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利用邊境優勢,積極引導和培育邊貿企業,以天保國家級口岸為重點,充分利用省、州、縣優惠政策,發揮口岸優勢,切實改善服務質量,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樹立口岸發展新形象。大力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做強做大邊境旅游、跨國旅游、老山紅0懷旅游,搞好馬鹿塘電站庫區旅游、老君山生態旅游的前期開發準備工作,把發展商貿旅游經濟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農村經濟

天保鎮經濟發展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構建和諧社會作為工作重點,努力促進全鎮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到2010年,率先在全縣把天保鎮建設成為工業強鎮、旅游大鎮、邊貿大鎮。
2006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1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06元,完成糧食總產量7473噸,人均有449公斤。

特色產業

天保鎮屬中山河谷地貌,地勢呈西高東低,最高海拔2579米,最低海拔107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8.29℃,年平均降雨量1113.6毫米,適宜多草果種植

種植物的生長。我鎮主要的特色產業是:
一、草果生產情況:全鎮發展草果種植面積2694畝,分布5個村委會72個村民小組546戶,按平均單產鮮果100公斤計算可產鮮果26.9萬公斤,按折干率30%計算,可產干草果8.1萬公斤,按市場收購價每公斤20元計算,為全鎮新增產值162萬元,扣出勞力投入成本30%,凈增產值113.4萬元。
二、八角生產情況:全鎮發展八角種植面積2012畝,分布6個村委會61個村民小組503戶,按平均單產鮮果160公斤計算,可產鮮果32.2萬公斤,按折干率30%計算,可產干八角9.7萬公斤,按市場收購價每公斤12.00元計算,為全鎮新增產值116.4萬元扣出勞力成本30%,凈增產值81.5萬元。
三、甘蔗生產情況:全鎮發展甘蔗生產3125畝,分布6個村委會72個村民小組1041戶,按平均單產10000公斤計算,可產甘蔗3125萬公斤(注:其中2000畝是文山糖廠的訂單農業),按糖廠訂單收購價每公斤0.155元計算,平均畝產值1550元,扣出成本25%凈收入1162.5元,為全鎮新增產值484.4萬元,凈增產值363.3萬元。

基礎設施

2006年全鎮通水的村小組有106個達100%、通電的村小組有106個達100%、通路的村民小組91個,達86%;7個村民小組實施了村內道路硬化,占6%;建設科技文化活動室及娛樂為一體的公共設施7個,占6%;有公廁的村民小組7個,占6%;建有沼氣池654口,普及率17.7%;建有小水窖76口;全鎮共有“211”站10座,能轉發6—10個節目的小片網10座,衛星單收站455座,電視普及率達90%,電話交換機總容量900門,電話機用戶524戶,移動電話通訊覆蓋率達90%以上,年末有移動電話2130部。

人口衛生

2006年末總人口16600人,農戶數3689戶,農業人口15845人,少數民族8388人,其中少數民族以瑤、壯兩種民族居多。
通過廣泛宣傳,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等黨在農村的學校

政策宣傳到戶,2006年底,全鎮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80人,享受低保人數309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318人,參合率達87.24%,五保戶人數93人。天保鎮共有2所醫院,即天保鎮衛生院和天?诎缎l生院。各村委會均建有1個村衛生室,可以解決村委會農民群眾看病難的問題。

文化教育

天保鎮2006年末共2所中學,小學20所,1-6年級1619人,7-9年級729人。
有文化廣播電視站1個,職工4人。主要職責是:采取各種手段宣傳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做好文化市場管理。
天保鎮共有村文藝隊6支,分布在3個自然村,參加人員71人。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制服肉丝袜亚洲中文字幕 | 日本私人免费观看手机版 | 亚洲综合在线区尤物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