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戰河鎮 | 隸屬:寧蒗縣 |
區劃代碼:530724104 | 代碼前6位:530724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P |
長途區號:0888 | 郵政編碼:674300 |
轄區面積:約487.0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4萬人 |
人口密度:約4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萬河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因戰河流經此地形成一個灣子,“灣”音同“萬”得名“萬河村”。…[詳細] |
松樹河村 | ~202 | 村莊 | 因此地沿河兩岸山上長有茂密的松樹,故名“松樹河”。…[詳細] |
漢家廠村 | ~203 | 村莊 | 此地原為純彝族居住地,后因此地野生蘑菇較多,就有一些漢人前來交易換買蘑菇,而得名”漢家廠。…[詳細] |
戰河村 | ~204 | 村莊 | “戰河”一名是在清道光年間,白牛廠銀礦興旺時,滇、川、黔來往人多,清朝政府為征收稅厘和防范強盜,在此地加強軍備和稅厘機構,設站卡,當地又有一條河流,故…[詳細] |
木耳坪村 | ~205 | 村莊 | 因此地地勢平緩,盛產野生木耳,而得名。現駐地木耳坪四組,故名。…[詳細] |
清水河村 | ~206 | 村莊 | 因此地有一條河,水比較清涼得名“清水河”。…[詳細] |
子差拉村 | ~207 | 村莊 | 因此地過去辦過紙廠,稱”紙廠拉“,后發音演變為“子差拉”。…[詳細] |
地名由來:
“戰河”一名是在清道光時間,白牛廠銀礦興旺時,滇、川、黔月多,清政府為征收稅厘和防范0盜,在此地加強軍備和稅厘機構,設站卡巡查而得名“站河。解放后,轉音異寫為“戰河”。
基本介紹:
鄉政府駐地南距縣城南62公里,海拔2500。東部與華坪縣永興鄉接壤,西南部與永勝縣金官鎮、羊坪彝族鄉毗鄰,總面積487.03平方公里。人口16345人。轄7個行政村,79個自然村。除木耳坪馬鞍山自然村普米族外,其余全為彝族。建國前,屬奴隸制地區。建國后,1950年成立涼山彝務辦事處,屬所轄的木耳坪工作點和戰河工作點。1956年自治縣誕生后,屬羊坪區。1958年,成立戰河公社。1984改稱戰河區。1987年改為戰河鄉至今。
戰河,是寧蒗的南大門,是寧蒗通往四川攀枝花市、以及本地區華坪、永勝、麗江三縣的交通要道。所轄7個行政村均通公路,多數自然村通馬車,交通較為便利,集市較為繁榮。有鄉辦初級中學
歷史沿革:
建國前,屬奴隸制地區。
建國后,1950年成立涼山彝務辦事處,屬所轄的木耳坪工作點和戰河工作點;1956年自治縣誕生后,屬羊坪區;1958年成立戰河公社;1984年改稱戰河區;1987年,改為戰河鄉。
2019年2月11日撤鄉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