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屬歸治里七甲。
<,玉屏街道行政區劃,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玉屏街道地名資料">地名:玉屏街道 | 隸屬:巧家縣 |
區劃代碼:530622001 | 代碼前6位:530622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云C |
長途區號:0870 | 郵政編碼:654600 |
轄區面積:約140.1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7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沙壩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沙壩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龍潭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為曾有一座花橋(引水)在轄區內,故稱“花橋”。…[詳細] |
堂瑯社區 | ~003 | 村莊 | 堂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迤博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因迤博系彝語,“迤”為水;“博”為山。意為山水溝,故稱迤博。…[詳細] |
玉屏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玉屏山腳,故稱“玉屏”。2002年1月由原來的巧家縣新華辦事處新設玉屏社區居民委員會,屬新華鎮;2006年屬白鶴灘鎮稱玉屏社區居民委員會,自得名…[詳細] |
花園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因轄區內的花園小區而得名“花園”。2002年1月由原來的巧家縣新華辦事處新設花園社區居民委員會,屬新華鎮;2006年屬白鶴灘鎮稱花園社區居民委員會,自…[詳細] |
金江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因該社區地處金沙江畔,故稱金江。因居民委員會駐地于此。…[詳細] |
湖畔社區 | ~008 | 村莊 | 因該社區地處巧家縣城北部,是巧家縣城北門,故而得名“北門口”。…[詳細] |
迎江社區 | ~009 | 鎮中心區 | 迎江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濱江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濱江社區位于巧家縣玉屏街道北門安置區,為白鶴灘水電站移民搬遷后新成立的社區,共有房屋25棟29個單元,住房2036套,總占地面積0.32萬平方米,常住…[詳細] |
望江社區 | ~011 | 鎮中心區 | 望江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迎春社區 | ~012 | 鎮中心區 | 迎春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邱家嶼社區 | ~013 | 鎮中心區 | 邱家嶼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蓮塘社區 | ~014 | 鎮鄉結合區 | 因從前盛產蓮花,故稱“蓮花塘”。清時屬歸治里七甲。1939年屬興華鎮。1950年屬一區;1952年屬一區設蓮塘鄉;195年8屬一區金江人民公社稱蓮塘管…[詳細] |
大坪社區 | ~015 | 村莊 | 因地處一大坪子,故稱“大坪”。1952年屬一區稱大坪鄉;1958年屬一區金江人民公社稱大坪管理區;1962年屬新華區稱大坪鄉;1984年屬新華區稱大坪…[詳細] |
法土社區 | ~016 | 村莊 | 因“發土”系彝語,“發”為山巖;“土”為坪子。意為山巖下部的坪子,故稱法土。因居民委員會駐地于此。…[詳細] |
旱谷地村 | ~200 | 村莊 | 因從前盛產旱谷,故稱“旱谷地”。1984年前屬大坪大隊管轄;1984年由大坪劃出成立旱谷地鄉(屬新華區);1988年屬新華鎮稱旱谷地辦事處;2000年…[詳細] |
官村村 | ~201 | 村莊 | 因原屬彝族土司居住之地,故稱“官村”。清時屬八甲。1939年屬六區崇階鎮。1951年屬六區大寨鄉;1952年屬六區設官村鄉;1958年屬六區火箭人民公…[詳細] |
中村村 | ~202 | 村莊 | 因境內中村居民點得名。因地處斜坡中部,在下村與水坪子居民點中間,故而得名“中村”。因村民委員會駐地于此。…[詳細] |
咪吐村 | ~203 | 村莊 | 因“咪吐”為系彝語,“咪”為兵;“吐”為防守。意為駐兵防守之地,故稱“咪吐”。因村民委員會駐地于此。…[詳細] |
復興村 | ~204 | 村莊 | 因清同治年間以長久發達之意,稱“長發村”。…[詳細] |
楊家灣村 | ~205 | 村莊 | 因村戶坐落于一山灣內,楊姓首居于此,故稱“楊家灣”。…[詳細] |
地名由來:
2021年,撤銷白鶴灘鎮,設立白鶴灘街道和玉屏街道。
基本介紹:
玉屏街道以可福、庫著、旱谷地、官村子、中村、復興、楊家灣、咪吐8個行政村和北門口、花橋、玉屏、金江、花園、迤博、蓮塘、大坪、法土9個社區為行政區域,玉屏街道辦事處駐北門口社區魁閣路1號。
歷史沿革:
明屬歸治里七甲。
1939年改新華區,轄8鄉鎮、38保、418甲。
翌年廢區,改稱興華鎮,轄9村、15保、186甲。
1950年4月興華改名新華,1958年改稱新華公社,1962年改新華區,1988年新華區與新華鎮合并設立新華鎮,轄16個辦事處,東街、北街2個社區。
2006年1月,新華鎮、巧家營鄉合并成立白鶴灘鎮�2021年3月省政府下文批復撤銷白鶴灘鎮設立玉屏街道和白鶴灘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