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曰者鎮 | 隸屬:丘北縣 |
區劃代碼:532626102 | 代碼前6位:532626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H |
長途區號:0876 | 郵政編碼:663200 |
轄區面積:約29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0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曰者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因駐地曰者,彝語意為水塘子邊的寨子,故名。…[詳細] |
新寨村 | ~202 | 村莊 | 新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普克村 | ~203 | 村莊 | 因駐地普克,彝語意為石街,故名。1961年設管理區。1962年體改為小公社。1970年把小公社改為大隊。1984年體改為普克鄉。1988年拆區建鄉,改…[詳細] |
出水寨村 | ~204 | 村莊 | 因村旁有以清泉,故得名。1961年設管理區。1962年體改為小公社。1970年把小公社改為大隊。1984年體改為出水寨鄉。1988年改為出水寨行下村。…[詳細] |
紅花山村 | ~205 | 村莊 | 因駐地紅花山,坡上紅花多的箐邊,故名。1961年設管理區。1962年體改為小公社。1970年把小公社改為大隊。1984年體改為紅花山鄉。1988年拆區…[詳細] |
打磨山村 | ~206 | 村莊 | 以村后山藏有優質且適合制作磨盤的石頭,故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曰者鎮因鎮人民政府駐曰者村而得名。“曰者”系彝語,曰,水塘;者,邊;意為水塘邊的寨子。
基本介紹:
曰者鎮位于丘北縣西北部,東經10º319ˊ,北緯24º48ˊ,距縣城28公里。東連雙龍營普者黑村民委;南接八道哨黎家莊、大布紅村民委;西靠舍得鄉喜鵲落村民委;北臨官寨鄉水頭村民委。轄曰者、新寨、打磨山、紅花山、出水寨、普克六個村民委97個自然村99個村小組,居住著漢、壯、苗、彝、回、白六種民族7137戶3317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7‰。其中少數民族21152人,占總人口的63.7%。
全鎮地勢西南東低,國土面積29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317畝,水面5000畝。平均海拔1650米,年降雨量1212毫米,年平均氣溫16.5ºc,無霜期270天。溫和
文化旅游:
小尖山洞穴文化遺址位于丘北縣曰者鎮新寨村民委彌勒勒村東向一華里小尖山處。遺址洞口高12米,寬20米。因洞頂塌落,洞口堵塞,無縱深,但能遮風避雨,光照好。洞口文化層厚40余厘米,文化層堅硬,表
紅花山巖畫位于曰者鎮紅花山村西南7公里處的一山巒崖壁上。崖面坐東朝西,高約50米,寬30米。巖畫范圍約80平方米,可辯圖像26個,模糊難辯的有437個,最大圖像高85厘米,寬40厘米,最小圖
獅子山崖畫位于丘北縣曰者鎮曰者村民委曰者村東向約3公里處的獅子山彩云洞崖壁上。巖畫自上而下可分為兩區,圖像20個。上一區用黑色顏料描繪4個身穿鎧甲手持兵器武士及魚、樹、矩形圖像;第二區用紅色
多寶座和尚塔位于丘北縣曰者鎮曰者中學教學樓后5米處。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坐北朝南,為五級密檐式錐形石塔。青石質,通高3.53米,須彌座塔基,往上各屋作自然收縮,塔基下安放和尚廖長
紅旗水庫位于丘北縣曰者鎮,年代為1958年。紅旗水庫為文山州第三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明代末期,曰者鎮境域屬維摩州,為矣白土司昂氏領地。
清康熙八年(1669年),維摩州地劃歸彌勒。
清雍正九年(1731年),設丘北州同,又將曰者劃歸丘北。
民國初期,為西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為復興鎮,屬第五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盤瀠鄉并入,稱盤永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廢區為永靖鄉。
1951年,盤永區析置為第五、第六兩區,第五區以曰者為中心。
1958年,稱一家公社。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