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施甸縣 | 隸屬:保山市 |
區劃代碼:530521 | 代碼前6位:530521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云M |
長途區號:0875 | 郵政編碼:678200 |
轄區面積:約200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9.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4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鎮、8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甸陽鎮 | 5.4萬人 | 132km2 | 甸陽鎮位于施甸壩子南端,地處施甸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一個集城區、近城區、半山區、山區于一體的農業鎮。全鎮總面積132平方公里,轄2個居委會、1…[詳細] |
由旺鎮 | 3.2萬人 | 117km2 | 由旺鎮是云南省保山施甸縣的鄉鎮之一,位于施甸縣城西北二十公里,東經99度04分,北緯24度47分至24度53分。東與老麥鄉相鄰,南與何元鄉、仁和鎮相連…[詳細] |
姚關鎮 | 3.28萬人 | 195.2km2 | 姚關鎮位于施甸縣南部,鎮政府駐地距縣城20公里。全鎮總面積195.2平方公里,轄姚關、富陽、大烏邑、蒜園、山邑、楊美寨、擺馬、河尾、陡坡、瓦窯、雷打樹…[詳細] |
仁和鎮 | 4.43萬人 | 138.5km2 | 仁和鎮位于施甸壩中部,距縣城5公里,鎮政府駐地仁和街,海拔1467米,施七公路由北向南穿集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總面積138.5平方公里,東與老麥鄉…[詳細] |
太平鎮 | 3.1529萬人 | 235km2 | 太平鎮位于施甸縣西北部,怒江東岸。太平鎮人民政府駐地海拔1850米。東與由旺鎮相連,西與龍陵縣臘勐鄉隔江相望,南與何元鄉毗鄰,北與隆陽區蒲縹鎮接壤。東…[詳細] |
萬興鄉 | 1.25萬人 | 95.4km2 | 萬興鄉位于施甸縣西南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8公里。全鄉總面積95.4平方公里,轄7個村委會,89個村民小組,174個自然村。2003年末,全鄉有322…[詳細] |
擺榔彝族布朗族鄉 | 5961人 | 76.6km2 |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鄉位于施甸縣東部高寒山區 ,世居布朗族和彝族,是全縣僅有的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也是保山市35個扶貧攻堅鄉之一。鄉政府駐地距縣城37公里…[詳細] |
酒房鄉 | 2萬人 | 317.95km2 | 酒房鄉位于縣城西南44公里處,地處東經98°58′29″-99°11′32″,北緯24°30′13″-24°24′29″。東、南與舊城鄉接壤,西隔怒…[詳細] |
舊城鄉 | 1.56萬人 | 226.17km2 | 舊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思路是:做強一個支柱(甘蔗產業),突出兩大調整重點(農業和工商服務業),主攻三大特色產業(反季蔬菜、林果業和畜牧業),實施四大戰…[詳細] |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鄉 | 4607人 | 76.6km2 |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鄉是云南省保山施甸縣的鄉鎮之一,位于施甸縣城東部,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37公里,東至枯柯河與昌寧縣雞飛鄉隔河相望,西與施甸縣甸陽鎮、仁和…[詳細] |
老麥鄉 | 1.68萬人 | 112km2 | 老麥鄉距縣城37公里。東鄰隆陽區西邑鄉,南鄰施甸縣仁和鎮,西鄰昌寧縣卡斯鄉,北鄰施甸縣水長鄉。轄太和、黃家、揚柳、老麥、茨桶、清河、紅谷七個村民委員會…[詳細] |
何元鄉 | 1.34萬人 | 140.5km2 | 地名由來及建置沿革。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何元(人名,施甸壩何家村人),因躲避戰亂遷入此地,后人為紀念始祖遂以其名取名。元、明時期,隸施甸寨。清…[詳細] |
水長鄉 | 1.53萬人 | 99.6km2 | 水長鄉位于施甸縣北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6公里。全鄉總面積99.6平方公里,轄水長、平場子、兵斗、九條溝、小官市、永保、大山腳、大箐腳8個村委會,10…[詳細] |
地名由來:
古名石甸,又作石賧,“甸”為“壩子”,因壩子南端今石鼓坡得名,后改名施甸。
基本介紹:
施甸位于云南西部,古名勐底,傣語意為美麗的壩子。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設不韋縣,隸益州郡。南北朝(齊)時,改名不建縣。隋朝,隸濮部。元至元十年(1274年)設石甸長官司,以壩南石鼓山取名,間為壩子,隸鎮康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五月更名施甸長官司,隸永昌府,“施甸”一名始于此。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設施甸巡檢司。清順治六年(1649年)裁巡檢司、長官司,設施甸平彝州,州址在今仁和鎮大石橋。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裁州設永昌府分防施甸巡政廳,隸永昌府。1912年裁巡政廳設施甸分治縣佐公署。1932年裁施甸分治縣佐并入保山縣。1962年12月1日,經國務院123次會議批準,建
榮譽排行: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施甸縣榜上有名。
2021年9月,施甸縣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5月,施甸縣上榜2021中國未來投資熱點百佳縣市,位列第83。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施甸縣人口數量為29.3萬人,位列保山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云南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4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786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施甸縣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9年8月,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縣名單出爐,施甸縣榜上有名。
2019年3月,施甸縣上榜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歷史沿革:
元代設石甸長官司,隸屬大理金齒宣慰司鎮康路。
明洪武十七年(1384),更名施甸,設施甸長官司,改隸永昌府。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設施甸巡檢司。
清順治十二年(1655)筑夷州城,時州署從大石橋遷入施甸,史稱八鄉地。
清順治十八年(1661)裁撤,并入保山縣。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設永昌府分防施甸巡政廳,隸永昌府。
1912年廢巡政廳,設施甸分治縣。
1932年裁分治縣,屬保山縣。
1950年1月5
區劃: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