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葵山鎮 | 隸屬:師宗縣 |
區劃代碼:530323103 | 代碼前6位:530323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D |
長途區號:0874 | 郵政編碼:655700 |
轄區面積:約115.4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1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7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瓦葵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駐地瓦葵村,彝語原名“阿克”,“阿”為前綴詞,“克”為石巖山下的山坳,意即石巖山下面山坳中,1932年演化為“瓦葵”。…[詳細] |
者黑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1943年屬仁義鄉;1950年設者黑鄉,隸二區;1959年設者黑管理區,隸葵山公社;1962年設者黑小管理區,隸者黑中公社;1963年設者黑小公社,隸…[詳細] |
馬灣村 | ~203 | 村莊 | 1943年屬仁義鄉,1950年隸二區;1952年設者黑鄉;1959年設者黑管理區,隸葵山公社;1962年設馬灣小管理區,隸者黑中公社;1963年設馬灣…[詳細] |
黎家壩村 | ~204 | 村莊 | 解放前屬陸良縣南靖鄉;1952年屬師宗縣壁云鄉;1959年屬新村管理區;1961年設黎家壩小管理區,隸者黑中公社;1963年設黎家壩小公社,隸葵山區;…[詳細] |
查拉村 | ~205 | 村莊 | 駐地小查拉村,壯語“查拉”,意為水中螺螄多之地。…[詳細] |
地利找村 | ~206 | 村莊 | 彝語原名“地利卓”,“地”為山麓,“利”為溝,“卓”為山麓,意即山麓溝畔的村莊,后演化為“地利找”。…[詳細] |
溫泉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1949年前屬仁義鄉;1952年屬瓦葵鄉;1959年屬葵山公社;1962年設溫泉小管理區,隸葵山中公社;1963年設溫泉小公社,隸葵山區;1972年設…[詳細] |
山烏戈村 | ~208 | 村莊 | 轄區內有山烏果村,彝語原名“山塢戈”,“塢”為山坳,“戈”為白彝族,意即白彝族居住的山坳,清道光年間易“塢”為“烏”,易“戈”為“果”。…[詳細] |
馬廠村 | ~209 | 村莊 | 1949年前屬雙河鄉;1952年設馬廠鄉,隸第二區;1959年設馬廠管理區,隸葵山公社;1961年設馬廠小管理區,隸葵山公社;1963年設馬廠小公社,…[詳細] |
峰龍潭村 | ~210 | 村莊 | 1943年屬雙河鄉;1952年屬長沖鄉;1958年屬馬廠管理區;1963年屬馬廠小公社;1972年屬馬廠大隊;1974年設峰龍潭大隊,隸葵山公社;19…[詳細] |
地名由來:
葵山鎮由彝語名“瓦葵”雅化而得名。
基本介紹:
葵山鎮位于師宗縣西南部23公里處,是兩市(曲靖、紅河)三縣(師宗、瀘西、陸良)結合部,鎮域總面積115.44平方公里。交通網絡縱橫交織,召瀘高速、南昆鐵路、陸瀘國防公路穿境而過,召瀘高速在葵山設有出口,南昆鐵路在葵山鎮設秧草地火車站,捏者公路貫穿全境,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網絡。
葵山鎮境內有迷人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地熱熱水資源。翠云山上-幽深,古木參天,綠蔭蔽日,四季常青,是師宗至今保留下來的兩片原始森林之一,翠云山的魅力不僅在于秀美的山水林泉,還在于密林深處何氏父子的兩座古墓,主墓碑文為時任云貴總督的林則徐所題,曾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到此旅游觀光。葵山鎮耿家村的古樹茶花“九蕊十八瓣”名貴品種則
榮譽排行:
2021年3月,葵山鎮入選2020年云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文化旅游:
馬文仲故居位于師宗縣葵山鎮黎家壩村委會大新村村中。建筑坐北向南,沿中軸線由照壁、垂花門、正房、東西廂房、耳房組成“前照壁、后花園三進式”封閉四合院,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原建筑前院及照壁
何輔龍墓位于師宗縣葵山鎮馬廠村委會大馬廠村西南600米處翠云山腰,距縣城約18公里。地理坐標:北緯24º4904.4,東經103º5058.0,海拔高程2037米。該墓系
黎家壩李氏民居地點:師宗縣葵山鎮保護單位級別: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建筑外沿為準,東、西、南、北各擴1.5米。建設控制地帶范圍:以建筑為中心,向東、北各外延7米,向西外延4米,向
歷史沿革:
1950年,在瓦葵村設立葵山區。
1958年,區改公社。
1988年6月,改葵山鄉。
2001年9月,葵山鄉改葵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