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安龍堡鄉 | 隸屬:雙柏縣 |
區劃代碼:532322201 | 代碼前6位:532322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云E |
長途區號:0878 | 郵政編碼:675100 |
轄區面積:約28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796人 |
人口密度:約2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安龍堡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彝語地名。安龍意為長子,堡意為寶、保(演變),彝語意為大兒子阿寶住的地方,故名。…[詳細] |
柏家河村 | ~202 | 村莊 | 因村莊建在柏家河的兩畔,故名。此地清隸底里營;1913年隸里海營;1931年隸第三區里仁鄉;1936年隸仁德鄉第五保;1950年改為柏家河鄉隸第四區(…[詳細] |
他宜龍村 | ~203 | 村莊 | 彝語地名。他意為松樹,宜意為紅明子,龍意為多,彝語意為村子里松樹明子多。…[詳細] |
新街村 | ~204 | 村莊 | 此地清代開始設街趕集,逢丑(牛)末(羊)而市,故名。…[詳細] |
法念村 | ~205 | 村莊 | 彝語地名。法意為石崖,念意為紅色。彝語意為紅色石崖下的村子。…[詳細] |
說全村 | ~206 | 村莊 | 彝語地名。彝語梭冊音譯,梭意為燒香處,冊意為插下,彝語意為村民燒香的地方。…[詳細] |
六納村 | ~207 | 村莊 | 彝語地名。六意為石頭,納意為黑,彝語意為村子山上有黑色的石頭。…[詳細] |
青香樹村 | ~208 | 村莊 | 因村子在的地方有很多青香樹,故名。此地1958年設大隊,稱青香樹大隊,1958年隸新街公社,1981年隸安龍堡公社;1984年農村體制改革時改稱青香樹…[詳細] |
地名由來:
安龍堡鄉因鄉人民政府駐安龍堡村得名。安龍堡系傣語,意為長子村(大兒子阿寶住的村子)。
基本介紹:
龍堡鄉位于雙柏縣城東南部,地處綠汁江以西,東與易門毗鄰,南面接壤峨山縣與綠汁江隔江相望,西與本縣大麥地鎮靠風景秀麗的石碑山緊緊相依,西北與本縣法脿鎮山水相連。鄉政府駐安龍堡社區,距縣城87公里。全鄉國土面積288.39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7個村委會、107個村民小組,2382戶9028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95.8%。安龍堡鄉有8個貧困行政村,實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29戶2852人,2018年整鄉脫貧出列。境內最高海拔2636米(石碑山),最低海拔878米(迷此母),地形地域東南低、西北高,平均氣溫22℃,森林覆蓋率54.35%。安龍堡鄉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鄉,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榮譽排行:
2018年12月,2018年云南省衛生鄉鎮名單出爐,安龍堡鄉上榜。
歷史沿革:
清代時期,屬里海營。
民國時期,屬仁德鄉。
1950年,屬五區(新街區)。
1958年,改新街公社。
1959年,新街公社駐地遷安龍堡村。
1981年12月,改名安龍堡公社。
1984年,改安龍堡區。
1987年,改安龍堡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