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鄉位于騰沖南部,處在保山、德宏“兩州市”和騰沖、龍陵、梁河“三縣市”交匯處,全鄉轄11個村(社區)委會、88個村民小組,2023年末新華鄉戶籍人口4825戶18124人。鄉情可概括為六個方面:山區之鄉。全鄉國土面積122平方公里,境內多山,壩區占4%,山區、半山區占96%,廣大群眾多數處于住山種壩狀態。通過扶貧對象調整,深度貧困鄉已整鄉脫貧退出,目前全鄉有脫貧戶1627戶6912人,監測戶243戶880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任務仍然艱巨。笤帚之鄉。新華鄉粽葉史起源于一百六十余年前,其根可入藥,棕葉可制草帽、祛味,粽葉穗可扎笤帚;種植笤帚苗980余畝,產值400余萬元,成立龍灑笤帚研學館,注冊撒谷洞粽葉、龍灑笤帚兩個商標,逐步走出一條融現代輕工業、美食產業、研學體驗等為一體的掃帚產業之路。生態之鄉。鄉內有林地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8.2%,無工業企業,空氣質量一流,是天然的氧吧,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動畫面。溫泉茶鄉。全鄉現有茶園面積23730畝,茶廠(所)64個,是保山第三、騰沖第二大茶鄉,成功舉辦新華鄉2023年名優茶評活動。鄉內的硝塘溫泉地熱蒸汽孔范圍廣、溫度高,最高溫度達96.7攝氏度,可開發水療康體、休閑度假等旅游項目,有溫泉茶鄉的獨特魅力。蔬果之鄉。新華鄉是典型的農業鄉,依托新華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優勢,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澳洲堅果掛果面積4000余畝,產量40萬公斤,實現收入320余萬元;種植棕包3000余畝,20余萬株,實現收入360余萬元;500余畝紅心獼猴桃進入盛產期,實現收入50余萬元;種植石斛、重樓、黃精等中藥材600余畝,產量8萬公斤,產值400余萬元;核桃掛果5000畝,油茶掛果2500畝,草果產量400余噸。阿昌之鄉。境內有全國人口較少民族阿昌族1443人,分布在梅子坪、中心、新山三個社區,屬人口較少民族阿昌族在保山市最聚集的鄉鎮,有新山帕提瓦民族村國家AAA級景區,阿昌風情濃郁,民族文化獨具特色;同時依托阿昌族“阿露窩羅節”活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少數民族文化活動,助推鄉村振興。
新華鄉2024年主要工作目標:財政總收入增4%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2%以上,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各增9%以上。
主要工作思路舉措:堅持抓項目、優保障,儲備一批重點項目、招引一批重大項目、實施一批重要項目。堅持抓產業、強基礎,發展壯大現代農業、探索發展現代工業、謀劃推進現代服務業。堅持補短板、提品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建設美麗鄉村、持續厚植生態底色。堅持惠民生、增福祉,健全優質的社會保障、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貼心的醫療服務。堅持守底線,保安全,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產、持之以恒抓好社會穩定、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風險。持續走好“產業富鄉、農旅活鄉、生態立鄉、文化興鄉、和諧穩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