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麟鳳鎮 | 隸屬:威信縣 |
區劃代碼:530629104 | 代碼前6位:530629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C |
長途區號:0870 | 郵政編碼:657900 |
轄區面積:約13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0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2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麟鳳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1954年以駐地壩內“麒麟山”和“鳳凰山”各取“麟”和“鳳”兩字,得名麟鳳。社區居民委員會駐地麟鳳。…[詳細] |
金竹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因境內有一金竹子林,故名金竹。1953年稱金竹鄉;1959年稱金竹管理區;1961年稱金竹公社;1969年稱金竹大隊;1984年稱金竹鄉;1988年稱…[詳細] |
坪房村 | ~202 | 村莊 | 因曾有楊姓在該地建一間平房,得名坪房。1960年稱坪房管理區;1962年稱坪房公社;1969年稱坪房大隊;1984年稱坪房鄉;1988年稱坪房行政村;…[詳細] |
柏香村 | ~203 | 村莊 | 因本村坪上柏香樹較多,得名柏香。1960年稱柏香管理區;1962年稱柏香公社;1969年稱柏香大隊;1984年稱柏香鄉;1988年稱柏香行政村;200…[詳細] |
班鳩村 | ~204 | 村莊 | 相傳,有一風水先生來這個地方,在此溝內一山埂上擇出一冢地修墓基時,發現一對金斑鳩飛走,得名斑鳩溝,后簡稱斑鳩。…[詳細] |
五谷村 | ~205 | 村莊 | 因本村境內出產五谷(稻、麥、豆、黍、稷),得名五谷。…[詳細] |
金鳳村 | ~207 | 村莊 | 因村子境內金竹較多,山形似鳳凰,故名金鳳。…[詳細] |
龍塘村 | ~208 | 村莊 | 因境內有兩個比較大而深的水塘,傳說里面有龍,得名龍塘。…[詳細] |
金雞村 | ~209 | 村莊 | 相傳,本村有一只金色的雞,得名金雞。1950年屬三區麟鳳鄉所轄;1953年屬三區金竹鄉所轄;1981年稱金雞大隊;1984年稱金雞鄉;1988年稱金雞…[詳細] |
地名由來:
麟鳳鎮因轄區周圍有麒麟山和鳳凰山,取“麟”和“鳳”而得名。
基本介紹:
麟鳳鄉位于歷史文化名城扎西以西33公里,南北分別與鎮雄縣雨河鎮和四川珙縣王家鎮接壤。全鄉海拔在960--1400米之間,鄉政府所在地麟鳳集鎮海拔1070米。起源干大雪山原始森林的白水江縱貫南北。截至2005年末,全鄉轄9個村民委員會143個村民小組8877戶38948人,總面積133平方公里,有耕地69129畝,林地12萬畝。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92.8人,農業人口人均耕地1.05畝。礦產、旅游、森林、水利、土地等資源十分豐富,原煤儲量在2億噸以上。文化底蘊深厚,素有“老三區”之稱。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立足實際,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發展特色經濟,形成了糧食、烤煙、畜牧、煤炭、綠色特色、勞務輸出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麟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清雍正六年(1728年)前,屬鎮雄州上東致和里第三甲、第四甲。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9月,威信州判改威信縣,劃鎮雄縣第五區的1鎮10鄉為威信縣第八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冬,威信縣廢閭、鄰,設保、甲,全縣并為5區,屬第四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9月,始設麟鳳鄉。
1950年10月,全縣為4區,麟鳳屬第三區。
1953年,初第六區的長安、安樂、瓦石、天坪、金鳳、廟溝、馬河、大塘劃歸第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