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董馬鄉 | 隸屬:西疇縣 |
區劃代碼:532623206 | 代碼前6位:532623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云H |
長途區號:0876 | 郵政編碼:663500 |
轄區面積:約127.8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通心坡村 | ~201 | 村莊 | 1932年全縣設53個小鄉鎮時設鄉名通心坡鄉至1949年。1950年~1951年設行政村名通心坡行政村。1952年改名通心坡鄉。1962年全縣設65個…[詳細] |
鍋地塘村 | ~202 | 村莊 | 設置較晚,1962年全縣設65個小公社時才從芹菜塘鄉析置另設公社,名鍋地塘公社。1971年改名鍋地塘生產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改名鍋地塘鄉。1987…[詳細] |
新寨村 | ~203 | 村莊 | 1927年于新寨村設保名新寨保。1932年全縣設53個小鄉鎮時設鄉名新寨鄉至1949年。1950年~1951年設行政村名新寨行政村。1952年改名新寨…[詳細] |
芹菜塘村 | ~204 | 村莊 | 1932年全縣設53個小鄉鎮時設鄉名芹菜塘鄉。1952年改行政村為鄉時設鄉名芹菜塘鄉。1962年全縣設65個小公社時改名芹菜塘公社。1971年改名芹菜…[詳細] |
董馬村 | ~205 | 鄉中心區 | 董在壯語中意為壩子,因政府駐山間小壩子內,東北面有騎馬山而得名。…[詳細] |
么鋪子村 | ~206 | 村莊 | 1962年全縣設65個小公社時才設公社名么鋪子公社。1971年廢區建人民公社,改名么鋪子生產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改名么鋪子鄉。1987年改名么鋪子…[詳細] |
龍里村 | ~207 | 村莊 | 1952年全縣設53個小鄉鎮時設鄉名龍里鄉。1962年全縣設65個小公社時改名龍里公社。1971年廢區建人民公社,改名龍里生產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詳細] |
地名由來:
董馬鄉因鄉政府駐董馬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西疇縣轄鄉。1958年建董馬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改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2公里。面積127.85平方公里,人口1.9萬。有公路通縣城。轄董馬、通心坡、鍋地塘、新寨、芹菜塘、么鋪子、龍里7個行政村。有鋁土礦。農產以玉米為主。工業以采礦為主。
榮譽排行:
2021年3月,董馬鄉入選2020年云南省衛生鄉鎮名單。
歷史沿革:
民國十六年(1927年),董馬鄉境域設董馬保。
民國二十年(1931年),改為西疇縣東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為東升鄉。
1952年,設董馬區。
1958年10月,改董馬公社。
1983年5月,改董馬區。
1987年8月,改董馬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