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場鎮 | 隸屬:宣威市 |
區劃代碼:530381110 | 代碼前6位:530381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D |
長途區號:0874 | 郵政編碼:655400 |
轄區面積:約261.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1萬人 |
人口密度:約15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龍場村 | ~201 | 鎮中心區 | 此地按屬相龍日趕集(場),故名。1949年前屬龍場鄉;1950年屬觀云區龍場鄉;1953年屬格宜區龍場鄉;1958年屬龍林公社龍場管理區;1963年屬…[詳細] |
樂樹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彝語,原名“樂樹夸”,意為龍樹村,漢字記為樂樹,故名。…[詳細] |
得所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彝語地名。原彝語名“得舒”,“得”指較寬的平地,“舒”為長,“得舒”意為寬而長的平地,諧音漢譯記為“得所”。現村委會駐地大路邊,故名。…[詳細] |
龍林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1938年李家堡、得所聯合建龍林兩級小學于得所,后遷至李家堡,解放后行政區劃沿用龍林,故名。…[詳細] |
聯峰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因1954年拖白小學以地處山谷,兩邊山峰相連,改名聯峰小學。后行政區劃均以聯峰為名,故名。…[詳細] |
阿直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彝語,原名“阿直米”,“阿直”是人名,“米”指地,意為阿直家住地,故名。…[詳細] |
羅營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早年羅姓居此,為防匪患筑營壘,取名羅家營,別名羅家沖、營里頭,簡稱羅營。駐地播樂村,故名。…[詳細] |
黃村村 | ~208 | 村莊 | 原名迤波落,系彝語,意為高山水流,后該村黃姓居多,改名黃村。駐地黃家村,故名。…[詳細] |
勺姑村 | ~209 | 村莊 | 彝語,“勺”是杉樹,“姑”是箐凹,意為杉樹凹子,故名。…[詳細] |
五里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龍場至龍山間橫亙一山,山上有五里長的平坦大路,稱五里坪,故名。…[詳細] |
舊營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早年村民筑營壘防匪,一次被圍,鄰村來支援解圍,得名救營,后寫為舊營,故名。…[詳細] |
隆莊村 | ~212 | 村莊 | 原名倮倮寧,清末彝族安團首來此,改名興隆莊,簡稱隆莊,故名。…[詳細] |
志戛村 | ~213 | 村莊 | 志戛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據傳,清朝時九甲六村聯合定居所在此地,按屬相龍日趕集,故名。
基本介紹:
龍場鎮位于宣威市區東北部,東與格宜鎮接壤,南與東山鎮毗鄰,西與來賓鎮相連,北與樂豐鎮相接。國土面積261.69平方千米。轄龍場、樂樹、得所、龍林、聯峰、阿直、羅營、黃村、勺姑、五里、舊營、志戛、隆莊13個行政村109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地距市區23.5千米。年末有人口16232戶5552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413人,少數民族人口2344人;男28921人,女2660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6‰。
境內山脈縱橫起伏,屬山區半山區。水資源豐富,有龍場河、拖樂河、黃村河、志戛河4條主要河流,有馬房、五里、大箐溝3個主要水庫,有白龍潭、勺姑、洗羊塘3個主要塘壩。最高海拔(舊營老虎大箐)2607
歷史沿革:
1973年前,屬格宜。
1973年3月,從格宜分出設龍場公社。
1984年4月,改龍場區,同時來賓鎮迤樂大隊劃歸舊營鄉。
1987年,撤區建鄉,原小鄉改行政村,團結、姑著2小鄉(原屬龍場區管轄)劃歸樂豐鄉。
2002年1月,撤鄉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