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江那鎮 | 隸屬:硯山縣 |
區劃代碼:532622101 | 代碼前6位:532622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H |
長途區號:0876 | 郵政編碼:663100 |
轄區面積:約266.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97萬人 |
人口密度:約45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社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錦山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城子山(墨山)位于該社區,墨山風景錦繡優美,故名錦山![詳細] |
嘉禾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該區為原生產隊耕種使用地,后取名“嘉禾”,意即美禾、茁壯之禾、碩大之禾、祥瑞之禾也![詳細] |
書院社區 | ~003 | 鎮鄉結合區 | 書院社區名稱來源于本轄區內的翠文書院(當今硯山一。湮臅菏冀ㄓ谇寮螒c年間的1805年,是當時讀書人讀書學習的地方,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硯山縣人…[詳細] |
秀源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硯山縣城上游有山有水,是硯山縣城錦秀河山的源頭,故名秀源。…[詳細] |
子馬社區 | ~005 | 鎮鄉結合區 | 因子馬大寨村旁邊一山型形如一匹駿馬,稱之為子馬。又據老一輩人口述因愛跳用紙糊的馬舞,也叫做紙馬,后來久而久之為書寫方便“紙馬”改寫為“子馬”,故名。…[詳細] |
郊址社區 | ~006 | 鎮鄉結合區 | 清時期為開化府江那里治所。國民初年遷往江那。1935年成立硯山縣時為第一區郊址甲。1937年為第一區郊址鎮。1950年為江那鎮郊址鄉。1952年為盤龍…[詳細] |
羊街社區 | ~007 | 鎮鄉結合區 | 羊街,羊街原名十角糧戶,后以未日開街趕集故名。…[詳細] |
三七社區 | ~008 | 村莊 | 硯山是中國三七之鄉,故名。原新民農場屬于州農墾局管理,2017年11月改制劃歸硯山縣江那鎮管轄為新民社區居民委員會,2018年8月因原文山普者黑機場需…[詳細] |
同心社區 | ~009 | 鎮中心區 | 因硯山城北區駐地有一條同心路和團結路相交而得名。社區居民委員會位于同心路![詳細] |
路德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路德,壯語,“路”—村寨,“德”—大,意思是大的村寨,故名![詳細] |
舍木那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舍木那,“舍”—土族,“木”—住,“那”—寨子,即土族居住的寨子,故名。…[詳細] |
銃卡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銃卡,壯語,“銃”—槍,“卡”—地點,意為常有槍響的地方,故名![詳細] |
聽湖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聽湖,壯語,“聽”—棚子,“湖”—磨,意即磨房,故名![詳細] |
蘆柴沖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蘆柴沖村民委員會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是蘆柴沖辦事處,村改委后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江那”系壯語,江,中間;那,指田,意為田壩中間的村莊。
基本介紹:
硯山縣城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距州府文山35公里, 東接者臘鄉,南連盤龍鄉,西界文山縣,北鄰干河鄉、維摩鄉?偯娣e266.1平方公里,總人口59278人,轄12個村(居)民委員會,62個自然村,141個合作社(隊)。國道323線橫貫全鎮,為州、縣交通要道。多為壩區和丘陵,有耕地50993畝,人均耕地1.18畝,主產稻谷、玉米、小麥及豆類等,經濟作物有三七、烤煙、辣椒、花生、蓖麻、香菇等。江那鎮有多處文物古跡、歷史名勝,其中以諸葛山風景區最為著名。
榮譽排行:
2024年7月,2024年中國西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名單發布,江那鎮榜上有名,位列第74名。
2023年9月,2023中國西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揭曉,江那鎮位列第75。
2022年9月,2021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揭曉,江那鎮位列第67位。
2020年9月,江那鎮上榜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位列第73位。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江那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文化旅游:
硯山窯上龍窯址位于硯山縣江那鎮,年代為清代至中華民國。(江家窯、朱家窯、胡家窯、伍家窯)硯山窯上龍窯址為文山州第三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康熙六年(1667年),江那鎮境域屬硯山縣第一區,為開化府江那里。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為江那鎮,屬硯山設治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江那鎮屬硯山縣第一區。
1950年,屬硯山縣江那鎮。
1958年,硯山縣并入文山縣,江那鎮改江那大隊,屬上游公社。
1961年,恢復硯山縣,改江那公社,屬盤龍區。
1971年,恢復江那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