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城鎮古稱乘龍鎮,依山傍水,是秦代“蜀身毒道”必經的主要出口集鎮之一。唐、元代曾設“押西城”、“鎮西路”。干崖第十四代土司府衙駐地,故名舊城。鎮政府駐地舊城街,民國年間曾設“盈江設治局”,解放初期是盈江縣委、縣政府駐地。有盈江最早的民族中學、省立小學和第一所民族醫院。曾是邊疆民族地區經濟、文化最發達的邊陲文明古鎮之一。
舊城鎮位于盈江縣城東部,距縣城19公里,是盈江第一道東大門。位于東經98°12′13"——98°41′28"和北緯24°39′28"——24°46′57"之間。轄區土地總面積133.96平方公里。東與油松嶺鄉山水相連,南與崗勐鄉毗鄰,西北與新城鄉隔江相望,北與梁河縣接壤。下轄6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10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466人。其中:農業人口19030人,占總人口的93%。現有機關站所21個,職工人數126人。初級中學1所,2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459人,教職員工60人;中心小學1所,村級小學17所,8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419人,教職員工160人。有村衛生室13個,形成了以衛生院為中心的衛生防疫網絡。
資源概況 舊城鎮實有耕地面積27212畝,人均耕地面積1.4畝,土地資源有播支筷子會發芽的美譽;林地面積121945畝,森林覆蓋率達45.3%;宜林、宜草荒山3500畝。
舊城鎮物產豐富,礦產資源主要有硅礦。種植業以水稻、甘蔗、玉米、小麥、蔬菜、豆類、薯類為主,近年來發展了亞麻種植、大西洋訂單洋芋,麻崍山、新拋山的反季節蔬菜受到大眾青睞。甘蔗生產是舊城鎮的支柱產業之一,曾先后被列為省級、國家級商品糧和甘蔗基地。2004年全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到38883畝。養殖業主要以水牛、黃牛、羊、豬、魚、禽類為主,近年來大力發展了歐盟水牛、稻田養魚等項目,畜牧業發展迅速,2004年畜牧漁業產值達1013.44萬元,占全鎮農業總產值的23.3%。
經濟概況:2004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43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1473元,比2003增加了83元,增6%。共有鄉鎮企業865個,其中:有限公司1個,私營2個,個體862個,從業人員1136人。營業總收入2275萬元,產值1950萬元。
特色風味:舊城鎮比較出名的特產有舊城街的碗豆粉、稀豆粉粑粑、全烤乳豬、東山蔬菜、賀勐黃筍、冷水花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