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潭鄉 | 隸屬:元江縣 |
區劃代碼:530428201 | 代碼前6位:530428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云F |
長途區號:0877 | 郵政編碼:653300 |
轄區面積:約27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318人 |
人口密度:約1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安龍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此地水源較為豐富,民間神話傳說:有龍才有水,有水龍王才能安營扎寨,才能造福于人類,得名“安龍”;駐地龍潭村。…[詳細] |
大哨村 | ~201 | 村莊 | 大哨,以舊時軍事設置得名,明代曾設軍哨,“哨”,軍事編制,百人為哨,有哨官,清代在此設過“軍塘”,屬元江營管理轄,稱大哨塘。因從大哨遷出建地,故有大哨…[詳細] |
水可莫村 | ~202 | 村莊 | “水可莫”彝語,“水可”:彎彎,“莫”:助詞,即大彎彎,因位于大彎彎處得名。…[詳細] |
鄧耳村 | ~203 | 村莊 | “鄧耳”,“鄧”:樹林,“耳”大,大樹林,因于大樹林邊建村。村委會駐鄧耳村,故名。…[詳細] |
它科垤村 | ~204 | 村莊 | “它科垤”彝語,“它”:松樹,“科”:助詞,“垤”:小平地,即松樹邊的小平地。…[詳細] |
邑甲沖村 | ~205 | 村莊 | “邑甲沖”彝語,“邑甲”:水井,“沖”:地方,溝箐,因箐內有水井得名。…[詳細] |
阿乃村 | ~206 | 村莊 | “阿乃”,“阿”:助詞,”乃“:早,即起床早,因村人勤快、起早摸黑勞動。村委會駐阿乃村,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龍潭鄉因人民政府駐地有一龍潭(泉,現已圍在水庫內)得名。
基本介紹:
龍潭鄉位于元江縣東北部,北緯23度31分至44分,東經102度3分至16分,地處小河底河與元江壩子之間的山區,地圖平面形似男性民族英雄頭像。東南與洼垤鄉為鄰,西南與澧江街道相連,緊貼元江東岸,西北連接甘莊街道,東北與石屏縣寶秀鎮隔河相望。鄉黨委、鄉政府駐地龍潭村距縣城54公里。“龍潭”一名,因龍潭村下邊有龍潭(泉,現已圍在水庫內)得名,坐落在全區中東北部的擎天山東南側凹地內。
龍潭的地質為古老的基底層。其下部為下元古代龍川群,其上部為中元古代昆陽群,由一套混合巖、片麻巖、中基性火山巖、大理巖組成。龍潭地勢南北高,而東西偏低,山巒縱橫,山高箐深,高山對峙,險峻挺拔,溝箐相連,稻田穿插在諸河
歷史沿革:
1949年,龍潭鄉境域為仁里鄉轄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一區。
1950年,今龍潭鄉所屬的水可莫村和大哨村屬第六區(今甘莊街道),阿乃村屬第一區(今灃江街道),鄧耳、安龍、邑甲沖、它科垤4個村屬第五區(今洼垤鄉)。
1958年,上述7個村并設鄧耳公社。
1962年,改為第八區。
1970年4月,改區為龍潭公社。
1983年,恢復第八區。
1988年,撤區建龍潭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