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虎跳峽鎮 | 隸屬:香格里拉市 |
區劃代碼:533421103 | 代碼前6位:533421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R |
長途區號:0674400 | 郵政編碼:674400 |
轄區面積:約83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紅旗村 | ~201 | 村莊 | 取“紅旗飄揚,生活幸福”之意而得名。1976年由原寶山村劃出單獨成立紅旗村委會,1984年改為鄉,1988年為紅旗行政村,2001年進行村級體制改革,…[詳細] |
長勝村 | ~202 | 村莊 | 取“人民永遠勝利”之意而得名。1950年為生產隊,1984年改為鄉,1998年改為長勝村委會,2001年進行村級體制改革,改行政村為長勝村民委員會,沿…[詳細] |
橋頭村 | ~203 | 村莊 | 因村建橋頭邊而得名。1950年為生產隊,1958年為橋頭鄉。1988年設為橋頭村委會,2001年進行村級體制改革,改行政村為橋頭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東坡村 | ~204 | 村莊 | 因地處沖江河東岸的山坡而得名。1950年為生產隊,1958年為東坡鄉,1988年為東坡行政村,2001年進行村級體制改革,改行政村為東坡村民委員會,沿…[詳細] |
松鶴村 | ~205 | 村莊 | 取“松鶴長青,吉祥如意”之意而得名。1950年將原松坡,改為松鶴為生產隊,1958年為松鶴鄉。1988年設為松鶴村委會,2001年進行村級體制改革,…[詳細] |
永勝村 | ~206 | 村莊 | 取“人民對自己政權的堅強信念”之意得名。…[詳細] |
金星村 | ~207 | 村莊 | 因舊時境內金礦遺址多而得名。1950年為生產隊,1958年為金星民族鄉,1988年為金星行政村,2001年進行村級體制改革,改行政村為金星村民委員會,…[詳細] |
保山村 | ~208 | 村莊 | 因本村境內原盛產鉛、鐵等礦藏而得名;寶山村民委員會是寶山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詳細] |
下橋頭村 | ~211 | 鎮中心區 | 下橋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地名由來:
虎跳峽鎮因境內舉世聞名的虎跳峽而得名。
基本介紹:
【自然概況】虎跳峽鎮位于香格里拉縣境東南部, 介于北緯26°54′~27°30′,東經99°39′~100°01′之間,東面隔金沙江與麗江市玉龍縣龍蟠鄉相望,南連迪慶經濟開發區,東、北兩面分別與三壩鄉、小中甸鎮接壤,西面與金江鎮山脈相連,鎮政府駐地下橋頭,海拔1853米,距縣城97公里,國道214線、碩多崗河從北向南穿境而過,是香格里拉縣通往內地的門戶,素有迪慶州南大門之稱。虎跳峽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村莊坐落在金沙兩岸和碩多崗河兩岸,全境四分之一地區處于金沙江西畔為河谷地區,背山面水,農田村舍分布在狹長的偏坡上,其余四分之三地區為半山區和高寒山區,村莊座落在碩多崗河兩岸,鎮內有雄偉的山峰,也有
榮譽排行:
2018年12月,2018年云南省衛生鄉鎮名單出爐,虎跳峽鎮上榜。
文化旅游:
十二欄桿是香格里拉縣境內古道上著名的一段險峻的石壁鑿石小道,距香格里拉縣城70公里,位于香格里拉縣虎跳峽鎮內。這里是茶馬古道的艱險之地,是滇藏公路通車以前出入香格里拉的必經要塞。十二欄桿系鑿
歷史沿革:
1958年,劃出金江區東坡、松鶴(屬金江區三壩鄉)、長勝、水勝、橋頭5鄉,小中甸土官、金星2鄉合并虎跳江公社。
1962年,改虎跳江區,金江區新仁、里仁劃歸虎跳江區。
1984年,公社改區,大隊改鄉。
1988年,撤區建鎮,改虎跳峽鎮。
1995年12月28日,新仁、里仁移交迪慶民族經濟開發區代管。
2001年,行政村改村民委員會。
1996年1月1日,新仁、禮仁2行政村交由開發區管委會。
2002年,中甸縣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