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鄣吳村 | 隸屬:鄣吳鎮 |
區劃代碼:330523103207 | 代碼前6位:330523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E |
長途區號:0572 | 郵政編碼:313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據傳宋高宗南渡,本村屬故鄣縣,又因住戶多吳姓,稱鄣南吳家村,簡稱鄣吳村。
基本介紹:
鄣吳村是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的故里,位于昌碩故里精品旅游帶的核心區,村內以昌碩故居、修譜大屋、雙進士門第等一批為代表的粉墻黛瓦的徽派古建筑散落于村中,八府九弄十二巷新景點在村中分布,村中小巷曲折穿行,全長2000余米穿村小溪條石砌堤,穿村入戶,靜靜地沿村而過,一道道風景,為古村落增點了幾許靈氣。近年來,村里還建立了面積達400平方米集參觀、體驗為一體的的扇子文化展示館,以及濃縮“吳門四進士”衣錦還鄉場景的八府弄廣場等和目前正在建設的還有中國家譜微博館等3個小館,成為我村的旅游新亮點,將極大豐富了昌碩文化旅游的內涵。此外,地區產業特色明顯,具有40多年生產歷史的制扇也已成為我村的一大特色產業,年產
榮譽排行:
2023年7月,鄣吳村被命名為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基層黨建)示范村(社區)。
2020年11月,鄣吳村被確定為2021年浙江省電子商務示范村。
2020年12月,鄣吳村被命名為浙江省2020年度“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
2020年3月,浙江省林業局公布2019年浙江省“一村萬樹”示范村名單,鄣吳村上榜。
2019年1月,鄣吳村入選2018年度浙江省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示范村。
2014年11月,鄣吳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4年2月,鄣吳村入選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文化旅游:
吳昌碩故居在安吉縣鄣吳村。吳昌碩初名俊、俊卿、香補,字昌碩。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八月初一。祖父吳淵,清嘉慶庚午年間(1810)曾任嘉興府海鹽縣教諭、孝豐古桃書院山長,是一位頗具名望
吳氏墓群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鄣吳鎮鄣吳村,時代為宋至清,類別為古墓葬。2005年9月,吳氏墓群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孝豐縣廣安鄉,同年秋撤鄉建區,屬郭孝區,稱鄣吳村;1950年春屬鄣吳鄉;1955年與民吳鄉合并,仍稱鄣吳鄉鄣吳村;同年冬建鄣吳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10月屬西畝公社鄣吳管理區,稱鄣吳生產隊,同年11月并入南湖公社,屬鄣吳管理區,仍稱鄣吳生產隊;1966年稱鄣吳大隊;1984年1月屬鄣吳鄉,稱鄣吳村民委員會;2007年11月,龍山村與鄣吳村合并,稱鄣吳村。
周邊相關:
鄣吳村附近有吳昌碩故居、吳氏墓群、安吉竹子博覽園、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江南天池(天荒坪電站)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中南百草原等旅游景點,有安吉白茶、安吉竹筍、安吉竹林雞、安吉冬筍、安吉竹盆景、安吉冬筍等特產,有項家皮影戲、畬族木鼓舞、安吉白茶制作技藝、長興百葉龍、蠶桑習俗(掃蠶花地)等民俗文化。
吳昌碩(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晚清
區劃: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鄣吳鎮·鄣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