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漁鎮 | 隸屬:蒼南縣 |
區劃代碼:330327124 | 代碼前6位:330327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C |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000 |
轄區面積:約2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157人 |
人口密度:約21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南行街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南行街村:由原南行街、嶺門等2村合并而來。…[詳細] |
北行街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建政時,為大漁第一村。1956年合作化時,屬大漁鄉大漁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定名大漁大隊,屬大漁管理區。1961年隸屬大漁公社地。1973年從大…[詳細] |
漁岙村 | ~202 | 村莊 | 建政時,為漁鄉小岙村。1952年成立大岙鄉,劃歸大岙鄉。19853年仍并入大漁鄉。1956年合作化時,屬大漁鄉小岙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稱小岙大…[詳細] |
大岙村 | ~203 | 村莊 | 其地有大小二岙,中為避風港,該岙規模稍大。…[詳細] |
小漁村 | ~205 | 村莊 | 建村時,為大漁鄉小漁村。1952年成立小漁鄉小漁村,劃歸小漁鄉。1953年仍并入大漁鄉。1956年合作化時,屬大漁鄉小漁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定…[詳細] |
大岙心村 | ~206 | 村莊 | 1950年劃歸小漁鄉。1953年仍并入大漁鄉。1956年合作化時,屬大岙心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稱小岙心大隊。1961年隸屬大漁公社。1984年…[詳細] |
地名由來:
蓋其地濱于海,居民多從事漁業。正南有一大岙,岙中有一官山島建有官山漁林場,取名大漁灣,故名大漁。
基本介紹:
大漁鎮地處浙南沿海望州山麓,大漁灣畔,東鄰石砰,南瀕東海,西連龍沙,北接金鄉,古有余氏在此創業而得名。全鎮轄七個行政村,有5556戶,人口20735人,歷來以漁為主,是省、市、縣重點漁區之一。境內總面積達29平方公里,明清時為商埠,素有浙江南大門之美稱。大漁人民以勤勞、智慧著稱,具有光榮傳統,一九八0年被平陽縣人民政府命名為“革命老區”鄉。幾經變革,于一九八0年九月二十九日建制為鎮。
建鎮十多年來,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各屆政府根據漁業資源的現狀,及時調整作業,積極鼓勵漁民走現代化漁業發展之路,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7億元,其中漁業總產值就達1.1億元。廣大漁民還充分利用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大漁鎮上榜。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大漁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歷史沿革:
清代屬52都。
明洪武年間(1368)設大漁墅寨,屬金鄉衛。
明國年間屬蒲門區。
1949年解放建政成立大漁鄉,隸屬金鄉區。
1952年分為大漁、小漁、大岙三個鄉。
1953年三鄉合并,仍稱大漁鄉。
1958年公社化時稱大漁管理區,隸屬金鄉公社。
1961年改稱大漁公社。
1984年稱大漁鄉。
1989年改為建制鎮。
2011年4月蒼南縣鄉鎮區劃調整,并入金鄉鎮。
2016年1月蒼南縣鄉鎮區劃調整,新設大漁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