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汪家淤村 | 隸屬:招賢鎮 |
區劃代碼:330822108206 | 代碼前6位:33082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H |
長途區號:0570 | 郵政編碼:324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汪家淤得名于汪姓始遷居于該沖積平原區,故名。
基本介紹:
汪家淤村位于鎮西北部,以村委會駐地汪家淤命名。1個自然村,304戶、991人,畬族2人,余漢族。耕地609畝,山地857畝、林地826畝。以農業為主,主種水稻,兼種油菜,棉花等經濟作物,特產有柑桔,是本鎮重點產區之一。土地承包到戶后,棉花、水稻產量逐年減少,村民發展加工業和養殖業。明、清屬常山鄉官塘里二十五都吊字莊。1929年后屬招賢鄉。1935年后屬招賢鄉八保,解放初屬汪家淤鄉二村。1957年與李家淤合建汪家淤高級社。1958年改稱汪家淤生產隊。1961年析置汪家淤大隊。1983年稱為汪家淤村。招賢鎮汪家淤工業園區就設立在該村
汪家淤村與古縣村、高埂村、溪上村、象湖村、樊村村、泉目山村、大弄村、五里村、山底村、魯士村、官莊村、大溪沿村、游林村、古縣畈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汪家淤村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村。
2017年11月,2017年衢州市衛生村名單公布,汪家淤村上榜。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常山鄉官塘里廿五都吊字莊。
民國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為招賢鄉8保。
1950年為溪口區汪家淤鄉2村,1956年與李家淤合建汪家淤高級社,1959年稱汪家淤生產隊,屬招賢管理區,1961年析置汪家淤大隊,屬招賢公社,1982年改稱汪家淤村委會,屬招賢鄉,1986年招賢鄉改為招賢鎮仍稱汪家淤村。
周邊相關:
汪家淤村附近有三衢石林、衢州黃崗山、常山黃塘景區、常山奇石館、常山桃花源、衢州文峰塔等旅游景點,有常山山茶油、衢州常山胡柚、常山銀毫、常山猴頭菇、胡柚果脯、常山佛柚等特產,有喝彩歌謠、常山猷輅拳、東吳戰馬、祭孔大典(南孔祭典)、江山西硯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