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伏龍山村 | 隸屬:龍山鎮 |
區劃代碼:330282123207 | 代碼前6位:33028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B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緊靠伏龍山西部,以山得名。
基本介紹:
伏龍山因為象巨龍赴海而得名,它位于慈溪市龍山鄉境內,海拔282公尺,是三北平原上諸多瀕海孤山中最高的一座。山有上伏龍寺,寺前有蓮花池,“千年水底蛇,口吐木蓮花”的民間傳說就發生在這里。
伏龍山北臨杭州灣,南為錦屏丘陵,與丘陵間有一狹窄的平原帶。山上有“八景”,分別是竹、塢、煙、云、管、江、潮、汐。前人以極高的藝術概括力和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對這八景一一作了描述。蓮花池畔翠竹搖曳,在習習春風中婀娜多姿,故竹景稱“蓮塘春曉”;伏龍寺后有一山塢,草木蔥籠,秋后則百草凋蔽,獨有野菊花一片金黃,故塢景又名“蓬苑秋香”;伏龍山地處海邊,伏龍寺獨居山上,清晨常見滿山霧氣彌漫,使人飄飄然有羽化登
歷史沿革:
民國十四年(1925)龍頭場的林梅生在距龍頭場1.5千米的靈峰浦旁搭起三間草舍作為歇舍,后建舍的人越來越多,自然成村。
民國35年(1946)至解放初屬鎮?h龍山、靈緒2鎮鄉。
1950年6月為鎮?h龍山鄉四村、龍場鎮一村和沿海鄉太平閘村下地舍自然村。
1954年10月劃歸慈溪縣。
1956年2月并屬龍山鄉和范市鎮。
1959年2月分屬龍場、沿海管理區。
1961年11月為龍場公社地舍大隊、下洪大隊和沿海公社
周邊相關:
伏龍山村附近有鳴鶴古鎮、杭州灣海皮島景區、寧波方特東方神畫、達蓬山旅游度假區、寧波大橋生態農莊、龍山虞氏舊宅建筑群等旅游景點,有慈溪楊梅、慈溪葡萄、慈溪蜜梨、慈溪麥冬、寧波岱衢族大黃魚、慈溪泥螺等特產,有越窯青瓷燒制技藝、慈溪面塑、草帽編織技藝、橫河剪紙、橫河楊梅加工技藝、越窯青瓷甌樂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龍山鎮·伏龍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