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漾山村 | 隸屬:宗漢街道 |
區劃代碼:330282002217 | 代碼前6位:33028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B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300 |
城鄉分類: | 分類代碼: |
轄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500人 |
人口密度:約1500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村內有漾山路江過境,村民以陸氏居多,史稱漾山陸氏,因此,并村時,新村名定為漾山村。
基本介紹:
漾山村位于宗漢街道中段,全村區域面積約3平方公里,由原四江口、上笆里、南墩、弄口庵四個自然村合并而成。村莊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東接馬家路村,西臨風景秀麗的漾山江,現有總戶數1755戶,人口4458人。村2006年度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78億元,村級年可用資金23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0600元。近年來,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下,村班子一行人以-理論及“-”重要思想為指針,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本村實際,緊緊依靠全體黨員和村民,團結進取,扎實工作,促使全村的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先后被評為市綠化示范村、二星級文明村、市庭院整治示范村、市平安示范村、“五好”行政村黨組織、寧波市四星級
歷史沿革:
民國29年(1940)至解放初,屬余姚縣云山鄉、宗漢鄉。
1950年4月,為洋山鄉三村、四村和宗漢鄉五村。
1954年10月劃歸慈溪縣。
1956年2月,撤區并鄉,并入宗漢鄉。
1959年2月屬漾山、宗漢管理區。
1961年11月為宗漢公社洋一、洋三、洋四、燈塔大隊。
1968年11月改屬東方紅公社。
1978年燈塔大隊析為勝建、四聯、東風、燈塔4大隊,境域為洋一、洋三、洋四、勝建大隊。
1981年7月,東方紅公
周邊相關:
漾山村附近有鳴鶴古鎮、杭州灣海皮島景區、寧波方特東方神畫、達蓬山旅游度假區、寧波大橋生態農莊、龍山虞氏舊宅建筑群等旅游景點,有慈溪楊梅、慈溪葡萄、慈溪蜜梨、慈溪麥冬、寧波岱衢族大黃魚、慈溪泥螺等特產,有越窯青瓷燒制技藝、慈溪面塑、草帽編織技藝、橫河剪紙、橫河楊梅加工技藝、越窯青瓷甌樂等民俗文化。